第293章 泼冷水(2/5)
李隆基终于目光一凝。
三员大将站起身,都是身材高大壮阔,气势慑人,同时,鼓乐声起。这第一支曲竟是旧曲,是《秦王破阵乐》,宏大而壮丽,让人心神振奋。
“哥舒翰,上前来。”李隆基端起了另一杯酒,“卿为朕扩边青海,大功,当重赏。”
“你?你会被罢官的……”
眼见这一幕,李琮坐在那,额头上已出了细细的汗。
李琮还在犹豫,踱了几步,问道:“为何一定要我出面直谏圣人?”
薛白也听得笑了笑,心想安禄山面对自己的攻讦,也是使尽浑身解数来赢得圣眷。
李琮早在两个月前,便收买宫人,为的就是这一场谈话,但他其实不确定他的谈话对象们是否都会来。
此时,朝臣们也陆续到了,其中有一道身披青袍的挺拔身影一瞬间就引起了李琮的注意,他遂向被他收买的宫婢使了个眼色,转身走过长廊,隐进了无人留意的黑暗处。
但今夜看来,薛白并不害怕趟这滩浑水。
“圣人至!”
彻夜通明地点花灯本就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尤其是经过了骊山刺驾案、王焊叛乱这两件事之后,更让人不安。
“蒙卿偶感小恙。”李隆基遂向薛白道:“退回去。”
李琮点点头,看着阿倍仲麻吕落座在蕃臣的第二个席位,留意到前一个席位还是空的。
李琮脸色一变,幸而黑暗中并不能看清。
再听了一会,只看到李隆基是真的大方,赐给哥舒翰无数宝物,还有园林、田地、乐师,荫其一子五品官,部将各有封赏。
他才感惊讶,忽见到李璘与薛白一前一后从侧边进了殿,各自入座。
“臣七岁得陛下礼遇,点为神童,今愿以直谏报陛下厚恩。”
天色更黑,官员们开始入场,首先到的是低阶些的官员,以及外蕃留在长安的质子、使节。上元御宴的意义之一,就是向这些外蕃展示大唐的强盛与繁华。
“朕要赏赐你们。”
“薛白。”
“对,哥舒翰。”李琮深知河陇兵权至关重要。
他做了充足的准备,是想趁颜真卿被贬、薛白受挫之际,驱这竖子为己所用。没想到,此时已渐渐失去了谈话的主动权。
金吾卫大将军薛徽起身,有些不安地执了一礼,道:“圣人,臣有要事,请私禀。”
薛白的目光向御榻右边看去,只见杨玉环正端坐在那,她美目中流光一转,恰与他对视到了。
李琮吃了一惊,忙转头看向身后。
“快起来。”李隆基笑了笑,让宦官将这惯会出丑的胡儿扶起来。
“薛卿醉了。”李隆基竟还笑得出来,朗声道:“朕知你年纪轻轻任官御史,尽心竭力,竟是上元佳宴也想着这些,带下去醒酒。”
李林甫忍无可忍,终于拍案而起,叱道:“胡闹够了!”
就说颜真卿与他那些天才的进士朋友们,矜矜业业了半辈子连六品官都没有,真不如李隆基一句赏。
“阿伯想看清势态,不能看庸才怎么选择。”薛白道:“你得看聪明人怎么选择。”
“住口!”
安禄山的座位有些惊人。
李琮眉毛一挑,仿佛脸上的伤疤都舒展开来。
“陛下。”薛白再次开口,道:“臣顺着李延业一案,查到南诏有叛唐附吐蕃之迹象,今夜,若是李延业救走南诏质子,此不足惧,唯惧……”
“要登上储君之位,当众望所归,看朝中如颜真卿、张垍、李泌等人支持谁,看边镇如哥舒翰、王忠嗣、高仙芝等人支持谁。”薛白道:“这其中,我拣一人与庆王分析……哥舒翰。”
到最后,这位右相竟是忍住了,他明知薛白剑锋所指就是他,那就更不能马上跳出来了。
李隆基没有叫他“薛打牌”“薛唱歌”,终于肯喊他一声“薛卿”,但语气里还带着取笑之意。
“盛哉大唐!”
阿布思把背佝了一些,有些紧张地上前。
“我看他是太子,阿伯不是,阿伯什么都不是。”
“哈哈哈。”李隆基大笑。
群臣目光看去,满是羡慕之色。
李泌声音清朗,走到了殿中,执礼道:“薛御史所言之事,乃臣与他一同查证,绝非危言耸听。李延业勾结吐蕃、南诏,居心难测。”
“再”字一出,陈玄礼连忙喝止。
但殿中已经安静了下来。
御宴的气氛很快被推到了高点。
李琮诚恳道:“我并非害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