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生机勃勃的混乱(1/5)
辜鸿铭提出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土改!
清末土地兼并极为严重,无地流民往往就凑拢到了一起,于是白莲教、八卦教、红枪会,包括青帮、洪门这些乱七八糟的组织就出来了,一旦国家有个风吹草动,会党就闹腾起来。
历朝历代开国的时候,头一件大事儿就是平抑田土,给老百姓一块养家糊口的土地。这个问题在其他朝代都不是大问题,一般新朝开创的时候,都是战乱多年,人口锐减,天下往往是地广人稀,无主田地无数,就是没人种。
中华帝国开创和历朝历代都不同,满清几乎是自然死亡,老百姓根本就没感觉到改朝换代,大清就没了。土地就那么多,人口并不见减少,开荒地肯定是靠不住了,那只好重新分配土地了。
这个问题,庄虎臣很头疼。
可是其他人都觉得不是问题,原先的朝鲜,现在的辽东省不是土改搞的非常成功吗?把那些前清的官吏、地主的土地、财产一没收,然后给老百姓一分,老百姓还能不拥护新朝廷?给谁送土地、耕牛,谁能不欢迎啊!当然,我们这些内阁大臣和亲戚朋友的土地、财产是不能动的!
庄虎臣对这种简单化的解决办法很头疼,辽东省是个特例,为了彻底解决朝鲜半岛的问题,才使用这么极端的办法。为了把朝鲜人融合进汉人血脉,庄虎臣连朝鲜历史都给篡改了,拿出大把的银子在辽东省办学校给朝鲜孩子洗脑,昧着良心硬说朝鲜人是汉族的一支,现在不是被异族灭国,而是认祖归宗罢了。朝鲜的强制土改,一半是为了解决朝鲜当地贫富分化问题,收买广大下层贫民,另外一半也为了消灭朝鲜的文化阶层,给朝鲜彻底汉化打下一个基础。
但是这种方法要是推行全国,那问题就大了,地主、富农很多是几代人土里刨食,苦巴巴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才置办了些田产,而那些穷汉也不见得都是被剥削的,有不少是遭灾的,还有不少根本就是好吃懒做。要是干脆来个均贫富,那倒是简单。
可是人有恒产,才有恒心,要是老百姓都觉得手里的产业指不定将来是谁的,那怎么可能会做长久打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