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甘肃发展计划(4/5)
庄虎和英国还真的有过一个口头的协议,当时为了议和,答应今后的军火设备进口优先选择英国货。
庄虎臣不屑道:“密约倒是有一个,不过当时谈的是,甘肃的军火买卖我还是有自主权的,只是投资方面英国人有优先权。”
赵裕德插话道:“只能买他们的,不能让洋人投资,要是打起仗来,枪炮生产控制在洋毛子手里,还不被他们捏死?”
杨士琦和陈铁丹也连连赞同。
庄虎臣苦笑道:“就是机器在咱们手里,人家就捏不死咱们了?原料要靠国外进口啊!这是最要命的!”
大家都有些沉闷了,自打曾国藩开始办洋务,李鸿章、左宗棠这些人搞了那么多年,不能说没成效,江南制造局连三百零五毫米口径的岸防要塞炮都能造了,马克沁、格林炮也都能仿制,洋枪、火药、子弹就更不用说了,可是价格比进口还要高出一倍,除去官员贪污这个原因之外,原料完全依赖进口也是个主要原因。
庄虎臣笑了笑道:“以后的事情以后操心,现在说说眼前的,一条生产线洋人要多少钱?”
杨士琦掏出个清单递给庄虎臣道:“你自己看吧,这个方面你比我强百倍。”
庄虎臣看了半天,手都有些发抖了,一百万两?日产五十条洋枪,还能一年造五十门炮的生产线,一百万两银子?
前些日子兰州修了两个月的水利就花了一百七十万啊!日产五十条洋枪,一年除了维修机器的时候,还能造个一万多条枪,一年的功夫就把甘军全部用自己生产的武器给换装了。
庄虎臣这些日子都快没金钱概念了,给朝廷里的大佬一送礼往往就要几十万两的银子,随便干点什么事情,百十万两就没了,这军火生产线比想象中便宜不少啊!
再往下看,一条日产三十吨钢铁的生产线三十万两,年产十万吨的旋窑水泥生产线二十七万两。
杨士琦对聚精会神的庄虎臣道:“这个价钱有水分,还包含着给我的两成回扣呢,我听上海的洋人说,这两年洋鬼子那里闹什么经济危机,好些人都没了饭辙,急的团团转,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没人要,旧机器更是稀巴烂贱,尤其是小日本和俄国老毛子搞的最惨了,洋人对你这个采购计划都眼馋的很,指望赚你点银子开饭呢。”
庄虎臣眼睛都开始放光了,经济危机?好啊!洋鬼子也有日子难过的时候了,地主家终于也没余粮了!
庄虎臣对杨士琦道:“这几个洋鬼子,我今天不见,晾他们两天以后再和他们谈,晚上咱哥几个好好的喝几杯,真想你啊!对了,你对洋人说,机器我是肯定不买的,条约不是说了吗,两年不许进口这些东西,但是本大人不反对他们和咱们中国的企业合股办厂,他们商人自己的事情,我就不方便管了。”
赵裕德急了,忙道:“少爷,不买机器了?那今后要是打仗没枪炮可如何得了?再说了,咱大清的商人哪个会和洋人合伙做买卖啊?”
庄虎臣和杨士琦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