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夏文圣

第二百二十四章:学宫成圣!天地圣罚!逆天而行!愿为生民立命!(1/5)

目录

学宫当中。

铺盖的圣气,自顾锦年体内冉冉上升。

开创新学,为后世读书人指出一条圣人大道。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成圣。

可是,儒道并非其他体系,拥有才气就可以直接突破境界。

儒道需要精气神三者合一。

也要完成三不朽,方可成圣。

如若换做是武道亦或者是仙道,凭借着出这样的经文,顾锦年可直接成圣,

但儒道不行。

需要明悟圣道,才可成圣。

此时此刻。

铺盖的圣气弥漫,顾锦年已经抵达第六境,他正在往第七境而行。

但仅是第六境,顾锦年也可成就半圣之境。

半圣气息,在这一刻弥漫。

伴随着命加持,顾锦年踏上了半圣境。

一切光芒,一切法,在这一刻绽放而出,他身后的菩提古树,拔而起,荡漾无穷光芒。

树枝翠绿,象征着无上智慧。

功德舍利之光,一共有九重。

圣尺与古今册也在身后荡漾一重重光芒。

诸子百家异象浮现。

稷下学宫内,无穷的异象和圣光,几乎将顾锦年淹没。

半圣气息,释放而出,犹如汪洋大海一般,太过于可怕。

象惊人。

但众人对于成圣的景象,反倒是觉得很平静,毕竟此等象,还没有心学出世的象可怕。

轰。

轰。

轰。

突兀间。

三道印记忽然出现在顾锦年头顶上空。

这是三不朽印记。

圣人不朽印。

“我等拜见顾圣。”

终于,有人开口,朝着顾锦年深深一拜。

随着圣人不朽印,以及诸多异象的诞生,再加上顾锦年释放出来的半圣气息,让众人明白,顾锦年已经突破至半圣境了。

儒道第六境。

再往前一步,就是真正的圣人。

而且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只要顾锦年愿意,他可以直接成圣,甚至现在成圣,都不会有人惊讶。

圣人三不朽。

立功。

立德。

立言。

顾锦年都完成了,尤其是这最后的立言,他不但为自己立言,而且还为下读书人立言,指出圣人大道。

未来千年后,哪怕是万年,只要儒道传承不灭,顾锦年的心学,将会成为神洲大陆所有读书人的主流之学。

孔孟之道,于内心,这是人礼之道。

而顾锦年的心学,是圣人大道,是每一个读书人都必须要走的路。

除非你能开创另外一条路来,不然的话,想要成圣,只能跟着心学走了。

演武场上。

当境界攀升半圣境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瞬间袭来。

大脑仿佛放空一般,思想不断蜕变,一种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的感悟,让顾锦年说不出话来。

这一刻,他仿佛入定似的,以往种种的困惑,在这一刻瞬间得到了解答一般。

他仿佛听到了的声音。

又仿佛感应到了宇宙自然。

这种感觉,太过于奇妙,令人不由沉溺其中,

这是圣人境。

虽然是半圣,但可进入人合一状态,聆听大道之音,洞悉意,明悟自然之道。

而且顾锦年也有所感应,抵达半圣之后,拥有上达听之力。

一道印记出现在脑海当中。

这道印记,乃是圣人印记,虽只有一半,但自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将会被关注。

半圣之境。

让顾锦年有着前所未有的感悟。

一束金色光芒自体内孕育而出,化作人影。

金色小人,是自己的精气神。

而这道金色小人,朝着穹一直升空,一切的感官都不一样了,直至进入宇宙之中。

浩瀚宇宙,光影陆离。

世间万物,随着金色小人飞入宇宙当中,显得格外的渺小。

顾锦年静静感悟着宇宙。

一颗古星,在浩瀚宇宙当中,显得格外渺小,万物二字,又突然显得格外的伟大。

上下四方为宇。

往古来今为宙。

世间的一切,显得微不足道。

随着观望宇宙,一个想法忽然出现在脑海当中。

人这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仔细想想看,人之一生,不过匆匆百年,即便在这个世界,可以长生,两百年?五百年?一千年?哪怕是五千年,一万年,十万年又能如何?

寿命终究是有限的,而随便一座大山,可能亘古永存,有百万年的历史,见证无穷岁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一座山岳的年龄,以百万年,千万年来计算。

一颗古星的年龄,以亿万年来计算。

而人之一生,看起来就如同虫草一生,对于宇宙万物来说,不过刹那间。

所以,人这一生,为了什么?

这个念头出现在脑海当中时,让顾锦年沉默。

他如今抵达半圣境,可感悟之力,明悟宇宙自然规律,但正是因为了解到了,所以顾锦年更加明悟,自己到底有多渺小。

同时也产生了疑惑。

产生了困惑。

他沉下心神,再度去观望宇宙。

浩瀚二字。

无法形容宇宙的伟大。

平日之间,那些词汇,顾锦年发现有些可笑。

一座宫殿,动不动以宏伟来形容,可面对宇宙之时,宏伟二字尽显可笑。

这是人合一境。

抵达半圣境,便可感悟这之力,同时也只有半圣境,才能去感悟。

否则的话,若换做半圣之下,去观望宇宙,只怕会道心崩塌。

“我虽已成为半圣,但还不是真正的圣人。”

“我踏上了圣道的路,可并非还是圣人。”

“我已经完成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但我感觉,我距离圣道还是太难,飘忽不定,这样的感觉,文景先生是否有?”

顾锦年心中产生一个又一个疑惑。

万物瞬息,这是精神上的感观。

可自己的圣道之路,让顾锦年实实在在有些棘手。

自己道出了知行合一,立下不朽之言。

可问题是。

自己没有成圣,准确点来说,自己为何能成为半圣?

是因为,伟力的加持。

而并非是真正的领悟。

儒道。

重点就是这个悟。

半圣之境,仿佛是堑一般,阻挡着顾锦年的前行之路。

本以为,借助知行合一,顾锦年认为自己必然会成圣。

可没想到的是,只有踏入半圣境,顾锦年才明悟出,自己距离圣人境界,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这就是一道堑,是自己无法越过的堑。

这一刻,顾锦年充满着迷茫,他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方出了错。

连不朽之言,自己都已经立下了。

可却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圣人。

“需要借助成圣图吗?”

这一刻,顾锦年心中浮现这样的想法,当初大夏灾之时,自己得到了一张成圣图。

如今,他在考虑,要不要借助成圣图。

成为圣人。

“命大世已经降临,未来将会有无穷事情发生。”

“恐怖的斗争,也会随之而出,儒道还未有一个圣人。”

“我是否要借此机会成圣?”

“早点成圣的话,对整个苍生来说,是一件好事。”

顾锦年心中自语,他在安慰自己,也是在劝说自己,让自己选择用成圣图。

可。

很快。

顾锦年摇了摇头,他知晓,这一切都是自己为自己找的借口。

自己想要快点突破圣人境,虽然本意是为了下苍生。

可说到底,自己还是产生了恐惧。

困境。

这便是自己遇到的困境。

“我并非这个世界之人。”

“一切的诗词文章,一切的智慧,其实都来自另外一个世界。”

“换句话来说,这些东西,都不是我的东西。”

“而是这些先贤之物。”

“若从儒道而言,我是一名窃贼,我将别人的东西拿了出来,成为了我自己的东西。”

“每一首诗词,我明白其中的意思。”

“但每一首诗词,我不明白其中的精神,因为这些东西,不属于我。”

“或许,这就是我无法成圣的原因吧。”

这一刻,顾锦年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一个自己无法成圣的可能性。

自己虽有立功,虽有立德,虽有立言。

可从根本上,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的本意,这些诗词,这些文章,皆然都是自己剽窃而来的。

说好听一点,自己不过是一个文抄公。

说难听一点,自己就是个剽窃者。

一个贼人。

浩然,大道至公。

怎可能让一个这样的人,成为圣人呢?

至于善恶?

自己所作所为,又凭什么算得上是善?

想到这里。

顾锦年不由深吸一口气。

这个观点,在脑海当中,让顾锦年愈发坚定。

否则的话,当一个读书人,完成了立功,完成了立德,完成了立言,还不能成圣,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原来,一切的一切,在这里等着我。”

“可笑我竟还以为,拿出一些诗词文章,拿出先贤们的文章精髓,就可以成为圣人。”

“当真是可笑啊。”

顾锦年的情绪有些波动。

而与此同时。

稷下学宫内。

顾锦年端坐在演武台上。

原本清朗的穹,在这一刻,乌云弥漫,恐怖的诡异出现。

雷霆万钧,轰轰作响。

暴雨袭来,坠在面之上。

学宫当中,所有人观望着顾锦年,他们还在震撼顾锦年的异象,也期待着顾锦年能够借此机会,突破成为圣人。

可没想到,突然出现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这,发生了何事?”

“怎么突然象惊变?”

“这是怎么回事?”

“好端端为何出现这样不详的征兆?”

一道道声音响起。

在场所有学子一个个神色惊讶,他们好奇,有些不知所措。

此时,应该是祥云万朵,各种异象冲。

可没想到的是,突然变化的景象,让人们有些疑惑。

苏文景看着演武台上的顾锦年,神色有些不好看,而一旁的段空不由皱眉道。

“这是圣境之困,顾锦年遇到了圣人之困,这不太可能,他已完成三不朽,为何会遇到圣境之困?”

段空似乎有所了解,他瞬间知道这发生了什么事情。

听着段空开口,一些大儒不由纷纷皱眉。

“这不可能。”

“顾圣怎么可能遭遇圣境之困?这只有伪圣才会遭遇的劫难,顾圣立功,立德,外加上今日开创的无上新学,怎可能会遭遇这样的劫难?”

有大儒出声,第一时间反驳,认为这不可能,这绝对不是什么圣境之困。

“什么是圣境之困啊?”

也有人疑惑,不明白什么是圣境之困,产生好奇。

“是三不朽出了问题,从而加持的一种惩罚。”

“传闻之中,有读书人,为了成圣,强行去完成三不朽,立德,立言之后,想要立功,主动挑起战争,从而平等祸乱,这样虽完成了三不朽,可当他晋升圣人之时。”

“被感应,察觉他心中之虚伪,故而降下惩罚,轻则修为全废,重则当场形神俱灭。”

有大儒出声,道出这个圣境之困。

听到此言,一时之间,所有人瞪大了眼睛,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谁能想到,在这个时候,顾锦年竟会遇到这种麻烦?

而且,如果换做是其他人的话,那还好说,可换做是顾锦年的话,他们无法接受。

“难道江宁郡洪灾,白鹭府孩童丢失,还有大夏灾,是顾锦年在背后指使的吗?”

有人皱眉,下意识以为这个立功与顾锦年有关。

“你理解错,不是说立功是伪造的,而是说三不朽当中,有至少一种行为,不被上苍认可,不一定是立功。”

有人解释,开口说道。

听到此言,众人纷纷皱眉,一时之间,各种猜测不由响起。

“立功的话,不太可能作假,江宁郡水灾,白鹭府孩童丢失,那个时候顾圣才刚刚从顾家出来,不管是时间还是什么,应该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者,那个时候也会有所感应,如果真是顾圣所做。”

“是立德吗?”

有人猜测,是立德出了问题。

但很快,又别人否认了。

“也不可能是立德,顾圣乃是大夏第一侯爷,财富权力,他唾手可得,顾圣又岂会去做这种下贱之事?”

“再者,既立功无错的话,立德也不可能有错,为生命请命,光是这一点,也足可立德。”

反驳的声音,在一瞬间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大部分纷纷认可这个说法。

毕竟,能为下苍生请命,光是这一点,也配得上立德。

“既不是立德的话,只剩下最后的立言。”

“难道是说,这心学,并非是顾圣开创?而是另有他人?”

既然立功立德都不是,有人将苗头指向这立言。

但随着这话一说,苏文景的声音第一时间响起,给予回应。

“无稽之谈。”

“心学之说,老夫身为半圣,也是第一次听闻,再者能开创出这样学问之人,至少也是一位半圣,普之下,若真有半圣开创心学,为何不自己出面?”

“若这心学是老夫开创,老夫必可成圣,即便老夫想要扶持锦年,那么也会有所感应,这很愚蠢,老夫不会这样做,这反而会害了锦年。”

“其余半圣也不会这样做。”

“所以立言作假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者,也不一定是圣境之困,没有任何证据,不要乱议。”

在这个节骨眼上,苏文景必须要站出来帮顾锦年解释,否则的话,会带来巨大的议论风波。

顾锦年太优秀了,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一般,像一颗太阳,将儒道无数读书人压着,本身就有许多敌人,心中不满,或者是心生嫉妒之人,都会针对顾锦年。

而今,顾锦年遭遇这样的事情,极其危险,一但一些风言风语不去制止,那就是众口铄金,三人成虎。

卡察。

可就在苏文景话音刚刚落下,一道雷霆直接噼落下来,朝着顾锦年噼下。

不过这道雷霆没有伤顾锦年的肉身,而是意志所化作的雷霆,噼在顾锦年的元神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的姐夫是太子 圣狱 副业武神的炼丹师 唐人的餐桌 逍行纪 诡行天下 巫神纪 娇宠令 绝对臣服[足球] 重生还珠之我只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