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孔家大难,三方和谈,国库空虚,就你也配给朕外甥赐字?(2/5)
现在就是这样的,孔家想要洗心革面了,打算从头开始,结果大家会答应吗?
上面人知道事情有多严峻,下面人可不管,动了他们的利益,管你族长不族长。
你还能怎样?
之前还好,有圣器在,外加上主要权力的人都在孔家,各个大儒镇守,相当于中央集权。
现在圣器没了,儒道境界被削了,再加上孔家得罪了不少人,只怕接下来各大王朝都会对孔家出手。
墙倒众人推就是如此。
“先生为我匈奴国百姓,此乃大义也。”
匈奴王再次落泪。
不过他心中也有想法,等祭魂之后,如若孔奕听话,那就留着,如若孔奕不听话,就让他说不出话来。
简单明了。
与此同时。
大金王朝。
大金帝王有些迟暮,他坐在龙椅上,面前坐着一位高僧,乃是大音寺四主持之一。
“朕已通知匈奴国,归还十二城。”
“其条件为让佛门东渡。”
“答应你们佛门的事情,朕已经完成了,佛门金莲,还要多少年?”
大金帝王清微咳嗽着,他目光平静,却显得锐利。
“多谢陛下。”
“请陛下放心,待佛门东渡,获得气运后,八宝池内,便会诞生佛门金莲。”
“到时贫僧会亲自将佛门金莲送来,为陛下续命。”
后者开口,平静说道。
“好。”
“若有佛门金莲,从今往后,大金王朝与西方佛门共享气运,朕,说到做到。”
听到这个答复,大金帝王也露出喜色。
他看似年轻,可实际上早已经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已经枯竭,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所以他需要佛门金莲来续命,再续百年韶华。
这样一来,他有自信,使得大金王朝走上辉煌之巅峰。
“陛下,贫僧唯一担心的便是,大夏王朝不同意东渡。”
“倘若大夏王朝拒绝,又该如何?”
后者开口,并没有因为大金皇帝的答应,从而显得极其喜悦。
“那就开战。”
“匈奴国是一把锐利的刀子,而且匈奴国的祭魂也即将完成,一但完成,染上了大夏子民的鲜血,到时候大夏王朝必然会付出惨痛代价。”
“只不过,这样做法,要牺牲匈奴国皇室罢了。”
“战争爆发,大音寺,小缘寺,上行密宗可借此机会,前去度化怨魂,一来可得佛门功德,二来可假借东渡,至于扶罗王朝与朕的大金王朝,只需要下一道圣旨。”
“处死匈奴国高层,以平下百姓之怒,再换一批匈奴贵族上位,简单无比。”
大金帝王十分自信,同时也将匈奴皇室当做工具一般,在他眼里,匈奴皇室就如同他养的一群狗,需要的时候就利用,不需要的话,随意宰杀。
“阿弥陀佛。”
“上苍有好生之德。”
“贫僧还是希望大夏王朝能为下苍生,不起战事。”
老僧开口,一副悲悯下的感觉。
而大金王朝的皇帝,眼神平静,但内心满是鄙夷。
如若说孔家做事嚣张,有些不择手段,那是因为孔家膨胀罢了,但孔家毕竟是圣人世家,很多事情上面,孔家还是理智,除了个别一批人外,大多数还是有良知的。
可佛门不一样,这群人才是真正的大恐怖,他们懂得隐忍,只求最终结果,不惜耗费百年时间。
所以各大王朝忌惮佛门,不是佛门有多强,而是佛门的度化能力,胜过儒道十倍百倍。
想要进入儒道,还必须要先会读书,认识字,有文化,才能进入儒道。
而且儒道彼此之间,互相看不起互相。
佛门不一样,只要你说信佛,你就是佛门弟子,倘若你说你不信佛,那只是你愚昧罢了,需要我来度化。
如果度化不了。
那就让佛祖来度化你,至于怎么见佛祖,心里有数就好。
大金王朝本来是不可能让佛门入驻,可帝王的贪欲起来了,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为了长生。
为了续命。
只要不是拱手让江山,他们都愿意。
不多时,老僧离开。
大约半刻钟后,一道身影也缓缓走进大殿当中。
这是大金王朝三皇子。
“儿臣叩见父皇。”
“愿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皇子走了进来,他满头银发,英武不凡,穿着青铜甲胄,散发出强大的气息。
年轻且充满着朝气。
“景儿。”
“立刻通知礼部,改制礼法,让刑部出面调查大金孔府,看看有无贪赃枉法之事。”
“如若查清,一律严办。”
大金帝王开口,直接要查办孔府。
“父皇。”
“如此着急吗?”
“孔府虽然失势,可毕竟这大金孔府,对我大金王朝也算是忠心耿耿,直接查办,只怕会显得有些凉薄。”
“这孔府还是有一定威望,这有些不妥吧?”
大金三皇子微微皱眉,他提出自己的想法,认为这事有些不妥。
孔府刚刚遭到重创,若是大金王朝直接查办,会惹来一些不好的言论,再者无数读书人也都在观望着,回头寒了人心,就不太好啊。
“朕并非是要真正查办孔府。”
“而是给他们敲一个警钟。”
“也在顺势占据孔府,如今大夏孔府遭到圣人打压,在下读书人心中已经丧失无上的位。”
“眼下,查办孔府,使得孔府害怕,从而乖乖臣服于王朝之下。”
“这些年来,孔府在各大王朝享受无穷好处,不知敛财多少,眼下趁此机会,直接掠来一半,以备军费战事。”
“再者,也让孔府清楚,他们已经失势,生死存亡,不过是朕的一念之间,故而他们将会彻底老实,沦为朕大金王朝的工具,以后若出了什么新的国策,可直接让孔府去说服其他读书人,再由读书人去说服百姓。”
“对王朝来说,是一件好事,不可不做。”
大金皇帝开口。
道出自己的想法。
别看孔家在大夏王朝嚣张跋扈,其实在任何方,孔家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主要就是他们在下读书人眼中,是神一般的存在。
所以大金孔府也好,扶罗孔府,大夏孔府也罢。
没有一个王朝势力敢得罪孔府。
孔府的下分家,看似四散,可实际上却是把控每一处的利益,为下各大势力效力,同时各大势力也不敢对孔家如何。
得罪一家,就等同于是得罪下读书人,得罪整个孔家。
可现在不一样了。
孔家的威望降到最低,孔家也没有了圣器,七成的大儒被斩去才气,虽然还有一部分的底蕴,可各大王朝又不是想着斩杀他们。
而是拿捏。
“儿臣明白了。”
三皇子明悟,在这时候对孔家下手,孔家虽然愤恨,可终究还是会妥协,查办是恐吓,真正的目的,是掌控大金孔家。
打散他们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孔家就别想联合在一起。
毕竟孔家对皇权的威胁很大很大,不仅仅是大金王朝,各大势力都会这般做。
斩断孔家的锁链,使其分家,这样可以完美掌控。
利用他们仅剩下来的威望,给朝廷办事。
“恩。”
“景儿,父皇很好看你。”
“再有几年,父皇就真的不行了。”
“你要快一点,快一点做出功绩出来,这样的话,父皇才能安心将这个位置传给你。”
“如果父皇真的坚持不到那个时候,你也千万不要怪你父皇啊。”
大金皇帝开口,望着这第三个儿子,如此说道。
“父皇定然长命,请父皇万不得如此去想。”
后者开口,同时心中也无比喜悦。
看着喜悦的三皇子,大金皇帝也露出眼中的喜悦。
随着三皇子走后。
大金皇帝也起身,走出大殿,来到御花园中。
不多时,一道身影出现。
是大金二皇子。
“儿臣,叩见父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