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内阁与相权!当内阁三权合一!(1/5)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第652章 内阁与相权!当内阁三权合一!
内阁!
这个机构自设立后,便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标志!
永乐皇帝为了北伐专门设立的辅佐机构,却在大明中后期发展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
其实从永乐中期开始,内阁职权就开始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
而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内阁权力空前暴涨,得益于三杨这三位贤相。
朱高煦深吸了一口气,陷入了沉思。
三杨辅政期间,文官缙绅逐渐压倒了勋贵武臣,开始掌握朝堂话语权。
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自此开始,内阁有了凌驾于六部之上的趋势。
到了成化、弘治之际,内阁在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代表。
直到嘉靖年间,朱厚熜这个“道士皇帝”一心修仙,通过内阁遥控朝政,给予了内阁至高无上的权柄。
诸如夏言、严嵩等内阁首辅,手中握有的权力丝毫不属于曾经的宰相,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幸运臣,然后就是开始权倾朝野、党同伐异那一套了,彻底葬送了大明王朝最后那点气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