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裂缝(3/5)
别说符合练武年龄的,就是高考学生,都近百万吧这点名额(200个)怎么可能够啊。
所以地方高校自办武学院,就成了必然,朝廷不反对其实就是默许、支持的意思,只不过受限于资源供应,不好公开支持,不然不就成了仅在精神上支持么?那样只会徒惹人厌吧。所以就看谁能揣摩到上意了哦。
都是聪明人,杨东望想着,这些人能来,不管成不成,他们的态度表达到位了,都是想为朝廷分忧解难的。
没办成,那是地方官府不答应,反正他们自己是愿意的;办成了,既能从地方拿钱,又能加强自己院校的办学实力总之不会亏。
就是不知道刘市长有没有在心里骂娘。
只要拿到办学名头,再搞到钱;那资源什么的,无论是高价买还是让师生们自己做任务又或者是从武道网上直接兑换都是可以的嘛。
对此,杨东望其实是持支持态度的,他一直觉得百花齐放才是春,朝廷的两百个名额根本就不够,市府如果大力支持地方院校办学,只要不损给自己的那份资金支持,当然是越多越好啊,这种明面上归属院校的、实际上却又不分院校资源的盟友,当然是越多越好啊
虽然他们以后若是真的做大做强后肯定要和地方七大,甚至帝都双雄,抢风头、挣资源。
但那也得他们先做大再说呀,没见着以前那么多大学,牛逼哄哄觉得自己天下第三,但谁认可呢这就是先占位、卡好位置的道理杨东望虽然不是双雄,但也是个七大了嘛。。所以其他自办的都是第三梯队。
下午时间就在看资料中悄悄地过去了,尤其是薛文竹给他送的有个文件,让他有种,总算来了的感觉。
大名:内参;全名:大汉王朝武安总局及各分局,内部参考消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