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笮融(4/5)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生活在和孔子相近的时代,佛教创立后,在南亚大陆广为流传,甚至还有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的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
由此造就了后来全球三大宗教之一。
在东汉第二任皇帝孝明帝就位的时候,曾经夜梦金人,因此知道了在西域流行的浮屠教,于是派郎中蔡愔西往天竺,求取佛经,回来之后建立了中土第一寺“白马寺”。
从此浮屠教(佛教)就开始在中土扎根,并且慢慢的壮大。
在孝桓帝年间,安息王子安世高来到中原后,翻译了一大批的佛教经典,并且吸收了一些世家子弟,成为浮屠教的弟子。
这是浮屠教(佛教)在中原的第一次爆发。
这些人对于浮屠教的兴趣不一,如果说,想要在其中选出某一位,对浮屠教最为笃信者,那么无疑便是徐州丹阳人笮融了。
徐州牧陶谦出身丹阳,笮融是他的同乡人,因此陶谦被朝廷任命为徐州刺史,笮融便立即投奔了陶谦。
陶谦为了照顾老乡,任命笮融为下邳国的国相,负责运输并且督管下邳,彭城,广陵三郡的粮食,到陶谦自己所在,徐州州治所,东海郡的郯县。
按照道理来说,陶谦如此信任自己的老乡笮融,那么笮融就应该战战兢兢做好差事,不出丝毫差池才对。
然而笮融却做出了一个,让谁也无法想象的举动。
他截取了无数的粮食财物,中饱私囊占为己用,在下邳郡广兴佛寺庙宇,并且还强迫下邳郡人民日夜诵读佛经。
笮融在下邳城南修筑的浮屠寺,寺中有塔,上有金盘,下有重楼,塔为九层八角,每层皆有飞檐,而且还镶有铜境,塔顶亦有一面铜镜朝天,称为“九镜塔”。
浮屠寺内的佛像外涂黄金,披着一身锦彩的袈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