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天籁之音(2/5)
仁者无敌亦无畏。
他一日三丧我,等同死三次。
故,仁义见无畏,仁气得滋长。
此外,他还能通过‘丧我之境’去聆听天籁、感受乾坤之妙理。
这对一些修道之士而已,都是渴望而不可及的玄妙之境。
玄门称此为‘道心神通’,儒家则视为天地同心。
听说公子已能聆听天籁了。
刘平甚是好奇,求教‘天籁是什么’、‘和地籁、人籁有何不同’。
刘彦扣上茶碗,谈道:“地籁和人籁皆为声音,天籁则是一种精神、心灵境界。”
“天籁,也可视为妙音或道理。”
“《庄子·齐物论》中说:地籁是从万种窍穴里发出的风声,人籁是各种不同的竹管发出的声音。”
“而天籁,虽然有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出于自身。”
“你说,这个‘发动者’是谁?”
刘平闻问,思量少许回答:“地籁之音是风吹动窍穴所发,人籁之音是人吹乐竹所发,天籁之音则由万物自身发动……”
“发动者是‘我’和‘道’!”
这句回答脱口而出,众人无不眼目清明,神思通透,心中冒出相同的答桉。
高二笑与貂儿传音:“他倒有悟性。”
荀娘子回道:“顽石尚有开窍之日,何况是人。郎君连着三十日训诂,善教他等,若再无半点悟性,那就愚不可教了。”
刘彦点头称赞:“此答甚妙,世上能发动天籁的,唯有‘我’与‘道’。”
于成业适时施礼,请教老师:“此处的‘我’,可是指‘人’?‘我’又如何发出天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