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入书出书(2/5)
其书房宽敞明亮,书窗向阳。
打开可见一窗园景,周围书架存书颇多,北墙挂着一些他自写的诗句。
刘彦澹闻书屋之气,嗅见些许香火味。
不是养学所用檀香,而是祭祀常用的草香,以为他在家祭祖,也就没过问。
杨万山则一眼看到,书桌上抄写一半的《礼记·曾子问》,指道:“明渊在家抄经修学?”
华明渊分顾二人说:“此乃书院老师布置的功课,让我等每日‘抄六经,养大义’,抄完之后焚烧,再行默写一遍。”
“默写时,要在心中研磨经意,思量本篇要理。”
“奈何小生愚钝,只明字句之意,不得真意。”
“请教二位,是不是我修学之法有误?”
万山揭起他抄的‘曾子问篇’,笑谈:“真意似真金,取真意亦如沙中淘金,岂是那么好得的?”
“抄经修学,方法无误,可能是你‘思学之法’不对。”
“不妨说说,你是如何研磨经意,我二人助君参详一番。”
华明渊福至心灵,敛袖请二位落座,自己则站着回答,把‘思学之法’详述一遍。
说完后,又补充道:“其实,书院老师所传‘做学之法’中,另有一门‘上士修学法’,名为《入书出书明经法》。”
“此法,只有书院内门弟子会用。”
“我等外门弟子,即便懂得此术,也不得其妙,入不得书中。”
他口中‘入书出书’的修学法门,乃儒门中很普遍的养真学之法,也叫《明经术》。
通常只有明经入学之后,方能掌握熟用,所以称之为‘上士修学法’。
杨万山早知此法,也懂得法门微妙,却不敢贸然使用。
因为此法对心性要求很高,所用不善,则坏了自身。
“嗯,家父与我讲过。”
“家父说,‘入书出书明经术’要领在于‘善用心’,以心意控制思想,不能让心意由着思想。”
“若不能善用心,则只能入书,不能出书,必将死在言下,沦为书痴书呆,”
“未入真学,莫用此术。”
“世才可知此修学法门?”
万山说话笑问他。
刘彦听出深意,道:“我修学之法,是在心境中观身学。并不知‘入书出书’,请万山、明渊指教。”
“心观身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