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洁身自好,以厂为家!(4/5)
哪怕这些钱都是人家出版社的,但这笔钱到了出版社手里,跟到了机械厂手里也没啥差别了。
现在哪个单位不缺现金啊,如今有这么大一笔现金流进来,哪怕是借一阵钱应急呢,那效果也是杠杠的。
更不用说,曹志强如今还凭着一己之力,养起了保卫科跟运输科这两个部门五百多号人,这更是大大减轻了红光机械厂的负担。
除此之外,红光机械厂还在外地津门建立了销售点,且第一炮就打了个开门红,一次性就预售五十万套。
这么看来,红光出版社只凭着这个自己建立的销售渠道,或者叫销售部,以后还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或者说赚钱空间。
这一切的一切,源头都指向一个人,那就是曹志强。
是曹志强的出现,带来了这一切,所以这绝对是机械厂最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情况。
在当下这个关键时刻,曹志强跟周怀恩以及牛淑芬起了冲突,李厂长第一时间做局请客当和事老,太应该了。
而且据说,酒席上大家都还不错,已经相逢一笑泯恩仇,正是应该将相和,齐努力的时候。
没想到啊没想到,居然后续出现这种丢人的事情。
再然后,对于李厂长后面的做法,董书记也是很赞同的。
因为当时那么多人在场,而且是明摆着的捉奸在床。
在那种情况下,李厂长要是敢私下压制下来,绝对会出更大的麻烦。
因为总有人会不满意,不满意就会走漏消息,走漏消息……那到时候丢人的就不光是李厂长,还要包括整个红光机械厂!
所以,李厂长在发现事情不可挽回后,第一时间选择报警,而不是选择封口压制,充分显示了李厂长的冷静果断,以及李厂长的大局观。
董书记想了想,换了他在场,也做不出比这更好的处理方式了。
话又说回来,这件事虽然很丑陋,但要分怎么看。
如果什么都公事公办,那么这件事就只是牛淑芬跟周怀恩两个人的事情,属于私下的个人作风问题,不牵扯工厂。
但这必须从重从速,必须在事情发酵之前,提前给出明确的态度。
因此,这个缺席审判的公开批评大会,就这么匆匆的举行了。
这也是李厂长的建议,但这个建议跟董书记的想法也是不谋而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