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不许他们在一个赛道上跑(2/5)
国营单位的性质,就是一本书卖的好或者不好,那利润都是要上缴的,新华书店的普通职工没啥好处。
这样一来,新华书店的员工自然不乐意补货。
因为此时新华书店的每家店铺,每天上货多少,都是计划好的。
比如新华书店的一个书店,每天从你的出版社进多少书售卖,这都是按照原先就计划好的指标来,通常来说不能变。
上面把指标定下来,那么新华书店的员工,就会按照指标去进货。
这个指标通常是一个弹性指标,比如每天最少进货多少,最多进货多少。
一般来讲,只要进货指标完成,新华书店的人就可以不再进货。
哪怕新华书店的某本书突然卖断货了,他们也不会及时补货,而是等到下一个周期,也就是明天再去补货。
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一些畅销书经常出现卖断货,然后群众一大早排队购书的情况,这主要就是新华书店周转太慢的缘故。
因为指标内的进货行为,是必须要做的,但指标外的补货行为,是可做可不做的。
在工资奖金不变的情况下,新华书店的员工,干嘛要累死累活的去补货?
反正补货也不会有额外奖金,他们闲的蛋疼才去补货。
有那个时间,在自家仓库里歇一会儿,打个扑克唠个嗑,他不香么?
之前新华书店不到半天功夫就把《江湖行》售光,当天没补货的原因就在这里。
然而,到第二天的时候,之所以只把进货数量增加到每天五万套,不能提高到十万套甚至二十万套,这又为何?
原因就在于,五万套每天,这属于这家店计划内的最大指标,再高就不行了。
想要修改进货指标,得找各级领导层层盖章,然后重新修改计划,非常的麻烦。
至于今天的十万套补货,那属于计划外的情况。
严格来说,是因为《江湖行》卖光之后,外面排队的人迟迟不走,并且鼓噪抗议后,新华书店的人怕出事儿,所进行的一种妥协性的临时行为。
没看警察都来了么?那可不是人家警察自己来的,是新华书店报的警!
毕竟这么多人呢,一旦闹起来,新华书店也怕啊。
但是呢,只要不搞限购政策,就算再临时补货十万套,估计还是满足不了外面排长龙的购书人的胃口。
那么多人来排队买书,谁敢保证里面没几个财大气粗的二道贩子?
一旦前面的几个人是财大气粗的二道贩子,再次把那十万套书给买光,导致后面大量的排队者买不到书,那一样会出乱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