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诚意满满的买诗集送小说(2/5)
所谓的“真正的成本价”, 严格来说是一种亏本印刷。
因为红光机械厂的印刷所,在印刷这批图书的时候,只算了纸张跟油墨的钱,其他像人工费、电费、折旧费等等都没算进去。
毕竟曹志强要的是高标准的157克铜版纸,这玩意儿在这个时代,价格还是挺高的。
实际上,如果曹志强不是在红光机械厂印刷,去其他印刷厂的话,价格起码翻一番。
比如之前的作家出版社,他们出版曹志强那本诗集的时候,印刷成本是五分钱一本。
看起来五分钱更少。
可作家出版社的印刷纸张,用的是第一档的100克铜版纸,里面没有插图,封皮也不是200克的厚卡纸,所以质量方面远不如曹志强新印刷的这套书。
而且作家出版社之前只是印一本诗集,用纸数量更少,远不如曹志强现在这套书的用纸数量。
光一个《破碎虚空》的用纸量,就抵得上四本《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了。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都是平装书的缘故。
如果曹志强要搞精装书,印刷价格起码翻三倍都不止。
既然印刷成本这么低,曹志强也不能白让师傅们干活。
所以曹志强又自掏腰包,总共花了五千块,给印刷厂的全体师傅们发了津贴。
别说,这五千块的威力那是相当大。
要知道,此时红光机械厂的印刷所,是国企内部单位,过去都是按照计划派任务,确切的说是只听领导命令,那工作热情可想而知。
红光机械厂的印刷所,为何只用纸张跟油墨的成本价,去给曹志强定价?
就是因为红光机械厂内部印刷所的工人,无论给谁干,工厂都会照常发工资,只要不违背上面的领导命令就行。
至于电费跟折旧费也是如此,干不干的,都是工厂报销,印刷所不需要承担这方面的费用。
而红光出版社也属于红光机械厂的下属单位,一个工厂的下属单位给下属单位干活,不给钱才是基操。
只是呢,红光出版社性质特殊,属于承包经营制,所以成本方面必须拿钱,红光机械厂总厂,是不会承担购买纸张与油墨这块儿费用的,但也就只是这两个费用了。
然而,当曹志强给出五千块钱,不是白给的,其实是一种激励性的奖金。
按照曹志强的规矩,一百万套图书,如果三天之内能印刷完成,并且保质保量,五千块全发。
要是超过一天,就扣五百元。
如果超过十天,奖金就全部扣没了。
在这种激励政策下,谁不玩命干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