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2/5)

目录

罗幼度说道:「皇儿,你觉得张昭此人如何?」

罗康叡作揖道:「当代大儒,深受父皇器重,还是《雍靖大典》的主要编修之一。」

罗幼度点头道:「但为父告诉你,此人为父深恶痛绝,恨不得逐之而后快,皇儿可信?」

罗康叡惊讶地张着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张昭是文儒领袖,中原少有能够与窦禹钧相提并论的大儒。

在罗幼度下令重修《六经》之前,中原上下所有读书人所读的《六经》,都是张昭校订的。

即便是罗康叡年少,也多次听说张昭之名,也听说自己的父亲对他极为器重,尽管多次忤逆,依旧给任命为《雍靖大典》的主要编修。

罗幼度说道:「可记得父皇自小教你文武并重,两者权衡之道?」

罗康叡重重地点头,说道:「孩儿记得。父皇常说,治理国家需用文,安邦定国当用武,文武并举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只是文武官员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千古难题,处理不好,便会生乱。唐朝灭亡一大原因便是藩镇割据,唐玄宗李隆基给了武将过大的权力,以至于安禄山掌三镇帅印,为祸天下。」

罗幼度满意地颔首。

罗康叡受到了鼓励,说道:「此后百年,武人崛起,他们不晓治国,不晓忠义,更不知廉耻,将杀戮劫掠视为常态,将投降当作理所应当。即便是契丹入主中原,异族入朝秉政,四方军阀亦无动于衷,反尊之为主。若不是耶律德光在中原为所欲为,惹得义军四起,指不定中原现在已经成为契丹领土。礼乐崩坏至此,可见其害。」

罗幼度颔首道:「不错!」

耶律德光入主中原当皇帝,没有一个地方军阀反他的,是中原百姓,受不了压迫,起义造反,将契丹赶走的。

那时候的军阀面对耶律德光那是屁都不敢放。

罗康叡继续道:「正是因为武人为祸天下百年,现今才会有很多人反对武人掌权,处处以史为鉴。但父皇教导孩儿,矫枉过正,同样是大罪。重武会令得天下大乱,重文亦同样会使得国家武备松弛,军队战斗力下降,有为异族覆灭之险。」

罗幼度对自己的儿子竖起了大拇指,道:「未发生之事,并不代表不存在。」

他话锋一转,说道:「可现在就有一批人,因深受武人之害,对于武人是深恶痛绝。他们不相信武人会变好,他们更不相信武人会与他们一样忠君爱国。哪怕十万禁军逆行北上,哪怕军人们做得再多,他们也选择性相信自己。他们只认为自己是对的,一心觉得削弱武人是利于天下的大计,迂腐可笑之极。」

「岂不知当年唐玄宗重用武人的时候,那是唐朝最为鼎盛的时候。王忠嗣破吐蕃,伐契丹,败突厥,兼任河东、朔方、河西、陇右四镇节度使佩四将印,劲兵重地,控制万里,也有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一众扬威异域的名将,结果呢?时间一长,其造成的危害,直接毁灭了整个盛唐。」

「此刻若是重文,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极好效果,或许他们确实发自内心的想为国家好,能够成为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这样的人,甚至于王忠嗣。但发展至最后,随着人心的不足,一样会有安禄山、史思明之流的出现。」

「这个张昭早年受到武人压迫,固执己见,觉得天下武人都是一丘之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四合院:从卡车司机开始 四合院:从晋升工程师开始 提刑大人使不得 重生过去从四合院开始 大人,得加钱 四合院:我是傻柱的邻居 农家福宝有空间 最长一梦 入寺千年,我成了佛门世尊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