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琉球群岛(2/5)
泉州除了是东南最大的港口之一,还是连接澎湖列岛甚至于夷洲的渠道。
未来的世界以海权为主,罗幼度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等到那一天,但在有生之年,给后人留下一份丰厚的遗产,也不枉来这世界走一遭。
罗幼度在与留从效谈论东南海域的时候,对于澎湖列岛有一定的了解。
至于夷洲、琉球,留从效听过,但不曾了解。
主要原因便在于海峡通航条件很差,波涛汹涌的黑潮,让人望而生畏,当地的百姓称之为死亡海峡。
夷洲岛离泉州不过数百里,但风险却远胜去琉球、倭国。
民谚有言“六死三留一回头”,也可以看出,在当时去夷洲有多凶险。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无利可图,这个时代的夷洲与世隔绝,条件恶劣,处于部落形态,属于中原王朝眼里的化外之地。
一个无利可图的地方,自然不受重视。
而且罗幼度还听出来了留从效口中的夷洲、琉球明显是一个地方。
但在罗幼度的字典里夷洲与琉球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
想来因为不了解,留从效将夷洲、琉球搞混了。
其实不只是他,宋朝大多数人都将琉球跟夷洲搞混淆了。
至于澎湖列岛,是因为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五代十国的大分裂,不少中原百姓为了躲避战乱,渡海抵达此处定居。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中晚唐时期,天下大乱,同时发生了罕见的灾荒,有一个叫施肩吾的老年人,他是唐朝的状元郎,率领族人乘木船,漂泊到达了澎湖列岛并最终在此定居。
施肩吾博览群书,将大陆的先进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技术带到了澎湖列岛,他整合了之前漂泊于此的汉人百姓以及当地人,开发了澎湖列岛。
泉州与澎湖列岛有着一定的往来,留从效作为曾经的泉州之主,了解一二。
符清儿颇为自得的说道:“这是自然,阿耶那个大老粗就知道乱来,遇事就动粗。兄长自懂事起,就替父亲处理大名府的事务,比阿耶强多了……”
罗幼度心中恍然,符彦卿那个年代,只要手中有兵,能打能战就是王道。
遇事动粗是存活的方式,受时代的熏陶,符彦卿不屑理政也在情理之中。
这也在无形之中锻炼了符昭信在这方面的能力。
罗幼度有心占据澎湖列岛,以澎湖列岛为踏板,夺取夷洲、琉球。
符昭信身为泉州知州,肩负起了拉拢澎湖列岛的任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