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无法拒绝的利诱(3/5)
他们这一群人,觉得罗幼度对于诸多武将的信任,有很大几率会导致历史重演,让对方以下克上。
提升士大夫的地位,提升文官的地位,可以很好地预防武将造反。
站在这庙堂上的文臣,但凡经历过五代乱局,就没有一个愿意相信武将。
这种偏见,经过五代十国数十年的发展,深入骨髓。
所以张昭的态度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只是身为领袖,张昭首当其冲。
罗幼度心软,态度却没有任何变化,依旧决然地道:“千年前的情况与现在不同,这句话朕是认可的。孔圣终究是千年前的人,与国情而论,许多观点道理,确实未必适合现在。只是对与错,是与非,理当由朝廷而定。张卿的忠心朕明白,张卿的顾虑,朕也清楚。但朕以为世间之事最不可取的是矫枉过正。”
罗幼度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放眼未来,相比摸着石头过河的当代人,他能够很清楚地知道,哪条路是对的,哪条路是错的;哪条路很崎区,哪条路是捷径。
罗幼度个人以为文武平衡的破坏,士大夫集团的崛起,对中原王朝整体进程而言,有着莫大的危害。
归根究底,就是赵宋王朝对于唐末五代十国,藩镇武将的矫枉过正。
但有一说一,在不开上帝视角的情况下,赵宋王朝很多的决策很符合现在的国情。
不论是赵匡胤还是后来的赵匡义,作为经历过五代十国这样礼崩乐坏的武夫专权时代,深知武夫的威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