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2/5)
让这位一辈子都想着教育育人的老人家,在人生晚年的时候,收获了一定的劳动成果。
“诸位学子,今日得毕士安一文,感同身受。仁臾吾之学生,但读此文,却有惺惺相惜之念。”
窦禹钧教学非常开明,经常鼓励学子亲自动笔写文作诗,不要一味地钻研古书,要懂得创作领会。
学生写得好,他会予以奖励;写的出色,他会在学堂上拿出来讨论;若是一篇令人赞叹的佳作,他会宣扬出去,还会将之收入自己的藏书之中。
在这种开明的教学之下,义塾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文章诗作。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张齐贤,这家伙擅于写散文,写了好几篇出彩的文章。
毕士安则擅于做学问,写的都是导人向上之文。
之前他就因读韩愈的《师说》一文,大受感慨,写了一篇感言,给窦禹钧奉为佳作,在开封广为流传。
今日又写了一篇《藏书》,文中将自己爱书喜书的情感,及藏书的好处逐一写下,让窦禹钧这个时代的藏书家,大有知己之感。
正午时分,窦禹钧意犹未尽地结束了今天的课程。
窦禹钧这一离去。
学堂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一个个擦拳磨掌,都在讨论着一件事,春亭雅会。
所谓的雅会,事情其实一点都不风雅。
是两拨人的约战,不过因为是文人间的文斗,两拨人给自己脸上贴金,就冠上了雅会之名。
张齐贤首先起身向屋外走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