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4/5)
但是,我对强力的了解,比弱力早了两三年。那时我刚上初三,上第一节化学课时,老师告诉我: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电子和质子之间依靠的是电磁力的异性相吸,来确保电子围绕原子核转,被束缚,不至于逸散’。
我听完这一个知识点后,自己琢磨了一下,就大吃一惊,差点儿担心‘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没有崩溃’——
因为我意识到,既然有异性相吸、同性相斥,质子能吸住电子不逃逸。那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能存在原子核里有多个质子的原子呢?质子和质子不是应该电磁力相斥把原子核炸散了么?
当时我真心很恐惧,就像担心宇宙会毁灭、宇宙为什么一开始能活下来,一下课就去找化学老师答疑。偏偏我初中的化学老师估计大学物理没学好,那时候条件差,后来又找到物理老师答疑。
物理老师很欣慰地告诉我: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力,叫做强力,或者说强核力,强力比电磁力强得多,可以抵消掉质子之间的电磁力相斥,所以这个宇宙不会被毁灭到只剩单质子的氢原子,这个世界可以存在下去。
我并不要求别人对物理学基本力的学习认知顺序跟我一样,我今天挑选的问题,也只是判断一个人学习动机和好奇心的非常微小的一个角度。
但是我可以看出来,孙剑涛不是真爱物理,至少他爱的程度、以及内生自发自驱的好奇心程度,不如李怡然和费哲轩。
不然他不可能按部就班被灌输、努力学习到先知道弱力,后知道强力,一上来就高深到想学‘弱电统一理论’,才开始关心这些概念。说明他对自然法则的运行缺乏天然好奇,他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不是为了爱。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搞探索未知的前沿科研,能力不是最重要的,我可以培养,但我希望最好筛选出本心和好奇心最强烈的人。
当然,孙剑涛能通过您的层层筛选,他至少对物理是个‘好之者’,我没说他差到只是‘知之者’。但其他两个人,有‘乐之者’的潜力。”
谭教授听了,居然也颇有感触。大学名教授招博士的时候,其实面试最重视的也是学生的科研动机、科研好奇心。
老师在考研面试的时候,最讨厌的其实是两类人:一类是强调自己“虽然不聪明,但是勤能补拙”。因为真到了顶层科研,逼着自己努力是没用的,有些东西不是努力能努出来的。
第二类就是流露出“我其实不是真喜欢这个方向,我只是为了镀金、将来找工作”。
这两类都是自驱力和好奇心不足,最后肯定成不了科学家的,无非是个科举禄蠹而已。
但谭教授自忖,他也充其量只能在面试时筛选出“好之者”和“知之者”。至于什么是“乐之者”,他也没非常严密的想过,只觉得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难道顾辙还有这个识人的本事,能看出李怡然是“乐之者”不成?
谭教授的情绪一下子变得颇为热切,连带着旁边的郑教授和另一位教授,也提起了兴趣。作为大教授,他们也希望以后带研究生时,尽量甄别出真心搞科研的好苗子,要是能学一招,一直能受用下去。
顾辙也不敢托大,不至于在教授们面前摆谱,他只是很诚恳地说:
“怎么判断好之者和乐之者的境界,我也不敢乱说,我就拿我自己举个例子吧。大家都知道,我这人比较文理全才,既能搞科研、发文章拿专利。也精通法律布局,让我的科研成果利益最大化,还上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