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2/5)
被录用的五人对于这个结果自然是满意的,收到短信之后立刻检查了一下邮件,然后礼貌地回复表示了感谢。
他们也很低调,知道这种时候不能张扬显摆,所以也完全没跟落选的那四位同学联系,免得刺激到别人。
当然,顾辙会单独给那四个落选的博士发邮件、稍作解释表示惋惜,这些基本操作自不必提。
……
顾辙本以为这事儿就这么低调处理过去了,双方皆大欢喜,落选的人也保住了面子。
然而,他还是稍稍小看了这个时代东海大学博士们的自尊心。
面对顾辙的筛选结果,还是有一两个人第一时间私下找了他们的导师,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或者是对招聘原则不公的质疑。
很多人也不是非要来顾辙这儿,但就是要个说法。来都来了,不明不白觉得自己比同学差,心高气傲的人受不了。
主动离开的陈凡,就到郑教授那儿稍稍吐槽了两句,暗示顾辙武断专行、学术上怕是不能容人。
郑教授对陈凡的学术科研能力还是欣赏的,但他也知道顾辙的科研能力,绝对更在陈凡之上。两个心高气傲都要自己说了算的人,无法好好合作,倒也正常。
所以他只是安抚了陈凡几句,把这事儿压下了,不跟顾辙提起。
可惜,仅仅半小时后,正要下班的郑教授,又接到一个同事的电话,是物科院教授谭国荣打过来的,跟郑教授聊起刚才帮忙拉博士去顾辙那应聘的事儿。
谭教授在电话里颇有几分兴师问罪的不爽:“小郑啊,我给你介绍了几个人去顾辙那儿,他能选中两个,也算是件好事。
但听回来的学生说,他连我名下最得意的学生孙剑涛都刷了,反而留下了李怡然他们几个。我想了解一下顾辙的用人标准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不是质疑,我也理解企业的独到诉求。但作为导师,还是希望了解内幕。如果确实有道理,我可以不跟学生说。”
谭教授显然也是老江湖了,他知道很多企业的用人原则涉及到商业机密,不希望对社会公开,免得以后来应聘的人针对性准备,那样就无法搞突击检查看穿人的本性了。
但他作为教授,既然要帮顾辙拉人,还得服众,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知道一下,大不了守口如瓶。
郑教授也是无奈,表示让谭教授稍安勿躁,他问一下顾辙。
然后郑教授就一个电话打到顾辙那儿:“小顾,你今天的招人标准不是很公开啊,有好几个专业杯刷的博士,都不服。
虽然用人是企业很私人的事情,但你要是下次还想从谭国荣教授他们那儿拉人的话,最好还是跟教授们私下解释一下——当然,以后你要是不从他们那招人了,也无所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