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你可以对我顾辙没信心,但你不能对科学没信心(2/5)
再充分混合一个精确设定好的时间、最后把搅拌桶直接装到离心机上,每次精确滴固定克数的混合凝胶到离心模具上。
此刻因为新机器还在调试,车间里也故意设置了对照组,以确认新旧工艺的实际良品率能差多少,算是做个生产试验。
对照组的工程师和化验员也是精神抖擞,很想表现自己的职业素养,对得起自己的薪水。
不过短短二十分钟,第一批美瞳样品就下线了,质检先仔细目检了一番,又拿去验光机上全面测一下参数,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首批样品都很完美,人工配料和机器全自动投料都没有出次品。
当然这也跟样本容量还比较低有关,毕竟才试流了几十片,人和机器都没出问题也是正常的。如果产量到了几百片几千片,人工投料和自动化投料的良品率肯定会有差异。
倒不是说机器就一定不会错,如果机器出现故障了,那肯定是一次性整桶料都报废了。
确认过两种方式都能生产,剩下的其实就是一个成本核算的问题。
朱怡婷作为总经理,她一再希望用人工,其实说白了也是因为03年国内工人的工资,相比于用到依视路进口技术的设备而言,人工实在是太便宜了。
趁着一边参观视察的工夫,朱怡婷不止一次给大家算账:
“目前普通操作工700块一个月,我们公司算良心的了,每天延长到12个小时工作时间,还有加班费300块,总共1000左右。
化验员高一点,外面平均也要1000块左右,我们是从其他同行那儿溢价挖过来的,目前给的是1600,算上加班费就是2400。
产线工程师最贵,之前只能从天康威视挖角,还是严格双倍工资,外面1500,我们给到3000,算加班费4500。
当然,用人成本不光有工资,还有相当于薪酬四成左右的税费、保险,还有两成左右的福利配套和工作耗材配套。所以加一个人实际上要乘1.6。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