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一片石(三)(2/5)
聆敬阳胸有成竹,和袁宗第建议,大顺军应尽早撤兵,吴三桂投降清军,将会被天下人耻笑,关宁军士气也会大减,而大顺军也不用两线作战。
袁宗第疑惑聆敬阳这厮口气好大啊,问他为什么是两线作战?
聆敬阳知道袁宗第有些心动,和他说起应天府小朝廷,数天前京城被攻破,朱由检生死不明,可大明在江南还有一套行政班子,他给袁宗第打一个比方,江南的应天府小朝廷,就是顺天府朝廷孪生兄弟,陛下灭掉顺天府,应天府就不再把清军作为主要敌人,而是极端仇视大顺,很大可能会和清军联手,消灭大顺,为顺天府报仇。
袁宗第和部将都倒吸一口冷气,不等他们开口,聆敬阳又说起清军,清军如果打着为崇祯报仇旗帜,你们猜北直隶,河南,山东,还有已投降明军,有多少人会跟着清军一起进攻我军?
袁宗第认识到聆敬阳绝非庸才,刚才有多瞧不起他,现在就有多佩服他,他决定再去觐见陛下,劝说陛下撤军,莫要在这里和清军,关宁军野战,他让聆敬阳跟着白鸣鹤熟悉右营,这等良将可要留在身边,白鸣鹤很了解袁宗第,带着聆敬阳去右营各部拜码头,聆敬阳跟着他在右营转了一圈,总算是熟悉右营都尉以上将领。
一圈结束以后,天色黑下来,明天就是二十一日,聆敬阳也不知道袁宗第能否劝说李自成撤兵?
深夜,袁宗第疲惫从中军回来,他没有成功劝说李自成撤退,李自成告诉他,大军士气正旺,此时退兵,将士不答应,关宁军要是有种,还会出关追杀,只有一路前行,夺取山海关,完成战前制定策略,大顺军才可以在江北站住脚。
袁宗第回来以后,立即赶往唐通军营,唐通正在和白广恩一起商议御敌,俩人并没有多大信心挡住敌军主力部队进攻,听说袁宗第前来,两人连忙出营迎接。
“唐总兵,白总兵,深夜前来,多有打扰,还请多多见谅。”
袁宗第并没有因为唐通是降将而趾气高扬,白广恩以前是流寇,后来投降洪承畴,成为官军,大顺军势力大,又投降大顺军,两人见袁宗第如此客气,心想这袁宗第深夜前来,又这么客气,莫非今晚要突袭关宁军?
唐通开口说道:“袁将军,岂敢岂敢,不知将军深夜前来,是要突袭山海关吗?”
“非也非也,我来是想和二位总兵商议,清军主力和关宁军来袭,我们三家兵马能否一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