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阿瓜国事重 大王已少年(2/5)
“大王,这话,说来就长了。包括国家的典制规章在内,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如今胡人的一些习俗,咱们夏人以前也是有过的。只是比起胡人,咱们夏人的祖上,历代皆有贤圣,故是文明兴起,承绪至今,早已然是洋洋绚烂,远非胡人可比了。”
令狐乐大致听懂了,说道“原来如此。”
黄荣接着说伊尹,说道“成汤没有弟弟,而其长子太丁早亡,故传位其次子外丙,外丙传位其弟仲壬。仲壬崩后,伊尹做主,把王位传给了太丁之子太甲。宋闳讲的‘伊尹足效’,说的就是伊尹与太甲的一段典故。”
“什么典故?”
“太甲继位以后,伊尹一连写了三篇文章,献给太甲,教太甲如何做一个好的君王。头两年尚好,到了第三年,太甲忍受不住拘束,开始任意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暗,又破坏成汤制定的法规。”
“那太甲,是个大大的昏君了?”
“伊尹数次规劝太甲,太甲不听。大王,你猜伊尹就做出了一件什么事?”
“什么事?”
“伊尹把太甲放逐到了成汤陵墓附近的桐宫,囚禁了他三年。”
令狐乐吃了一惊,说道“伊尹把他的大王囚禁了三年?”
“本朝初年,汲郡有人盗墓,得竹简数十车,皆以古文记载,中有记载夏商周三代年间的史书十三篇,是春秋和战国时的史官所书。其间的《殷纪》,在讲到伊尹流放太甲这段故事时,则说仲壬崩,伊尹放太甲於桐宫,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杀伊尹。”
令狐乐更是吃惊,吓了一跳,说道“这不是谋逆篡位么?”
黄荣振袖提衣,拜倒於地,语声洪亮,厉色地说道“《孟子》载曰,公孙丑议伊尹放太甲事,云‘君主不贤,臣子就可以把君主流放么’?不管伊尹是流放了太甲,还是篡位自立,大王,这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宋闳以伊尹自居,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依律当覆其三族!是以臣言,仅一个辞职,恐怕是不足以惩处其罪,同时,也是难以服众,以儆效尤的!”
令狐乐被吓得小脸发白,说道“宋闳慈眉善目的,怎么竟是悖逆反贼!我问母后,‘伊尹足效’是什么意思,母后不对我说。搞了半天,是这个意思!”下到殿中,拍拍跪在地上的黄荣胳臂,夸赞他,说道,“黄常侍,你是个忠臣!”犹豫不决,说道,“宋闳虽大逆不道,但这件事该怎么办,我还是得听母后的意见。”命令左右,“去把阿瓜叫来!我也听听他的意见!”
侍臣分成两路,一边把宋闳的奏书,送去给左氏看,一边去请莘迩入宫。
从侍臣的嘴里,莘迩知道了黄荣对令狐乐的建言。
进到宫中后,莘迩瞥了黄荣一眼,没有多理会他。
左氏已经到了。
莘迩冲左氏与令狐乐下拜行礼。
左氏本来神色不快,莘迩来前,她可能是在责备令狐乐。见莘迩到来,她的嘴角绽出笑容,换了语气,温柔地说道“将军,这是宋闳的请辞奏书,你且先看一看。”
莘迩应道“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