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九)(3/5)
打发了那军吏回去,莘迩传令,命兰宝掌等必须在一刻钟内驰援到交战的方位。
唐艾、郭道庆、赵染干、赵兴等从於其侧的诸人,无不屏息凝神,观望战况。
空中万里无云,日头迁行,快到中天,已是将近中午了。
……
吕明眺看齐禾、苟单部战斗的进展。
他派给齐禾、苟单的,都是他部中的头等战卒,便是放到整个蒲秦来说,也是一等一的精锐,可酣战良久,竟是犹不能陷莘阵。
吕明由衷喟叹,说道“陇兵当真能战!”
莘迩部的能战程度,也出乎了季和的意料。
说到底,季和入秦军以今,尽管与陇兵已经交手多次,但要么是攻城,非为野战,要么虽是野战,然他所交锋的对象不是定西的上将,——白石山、鸟鼠同穴山两战,曹斐所率之陇兵,实与莘迩现在所率之兵相类,亦是定西的精锐,但曹斐不是良将,故未能把其部兵士的战力真正地给发挥出来。
季和说道“将军,事急矣!此攻如不能破陇阵,莘幼著必会发起反击,我军或将败矣!苟、齐二校尉虽未能陷阵,但已把陇阵东翼的骑兵调了过去,此对我有利,可挥旗下指,令全军压上了!”
吕明赞同季和的提议,即便传令“旗下三挥!”
照例,在季和的建议后头,他补上了一句命令,“陇军西阵之麴部,多阴平降羌,不足为虑,命姚桃留千人备之,余下之兵,与我部共攻莘阵!我部攻莘阵之正面,他攻莘阵之西侧。候破莘阵,再击麴部!”
这一句补充十分合理,季和没有意见。
秦军西阵。
姚桃接到了吕明的命令,接令以后,略微迟疑。
竺法通看出了他的犹豫,问道“明公,怎么了?是对吕将军的此令有什么顾虑么?”
姚桃说道“麴鸣宗阵虽多降羌,然麴鸣宗者,定西之名将也,其帐下邴播、屈男虎、屈男见日诸人,悉悍勇之士,吕将军令我只留千人备之,……”
竺法通说道“明公是担忧只留千人,怕会抵不住麴鸣宗么?”
姚桃沉吟了好一会儿,说道“我正有此虑。”
竺法通说道“那明公当即刻将此虑禀与吕将军!”
如果说,之前“不如等到过了午时,再作进攻”这条不同於吕明的观点,因其背后更多干系到的是吕明的荣辱和整个秦军的胜负,姚桃可以不向吕明提出的话,那么“只留千人,如果抵不住麴球”,其造成的结果,首先受到严重损失的便是姚桃的部曲,则姚桃就不能不提了。
姚桃接受了竺法通的建议,正要遣吏去吕阵,陈述自己的意见,却看到吕阵中军,那丈余高的将旗,向下挥动,连续挥了三次。依照吕明前次的军令,此为进战的号令。
竺法通说道“吕将军怎这般性急,就下了进攻的命令?明公,现在如何是好?”
军令已下,如不遵从,下场可知。
姚桃稳住神,采用了权宜之策,先是传令下去,只调了千人的部队,出阵向东,去打莘阵的西翼,同时,遣吏急赴吕明的中军,上报自己的担忧。
他派去的那吏还没回来,吕明部的使者再次已至。
这使者转述吕明的话“将军问你,缘何不从命令,只遣了千人出战?”
姚桃解释说道“我已遣吏,前去中军,禀报吕将军了。”
使者根本不管他遣吏这事,只是奉行吕明的军令,抽出佩刀,示意从他而来的督阵战士围上,威风凛凛地逼视姚桃,厉声说道“将军言道我虽不持节,无杀将之权,然若有临战不从令者,亦可捕之,待至战后,奏请大王,按罪论处!……姚将军,你要违抗将军的命令么?”
姚桃无法,只得在使者的监督下,再度传下军令,从本阵中又调出了近两千的兵士,离开本阵,杀向莘阵。至此,姚桃的本阵,只剩下了千人上下。
粮为民胆,兵为将胆,手头的兵力急速减少,而与他对阵的麴球,又是声名在外的良将,姚桃不复从开战直到方才,都还算平和的心情,不安的直觉占据了上风。
姚桃心道“吕明非为庸将,季和更是能谋,却如何看不到麴鸣宗的威胁,居然令我只留千人守阵!”隐约猜到,“莫不是因两山之战,他俩与我以少敌多,阻住了曹斐、田居部的进路,而之后,襄武又被孟朗攻破,故连胜之余,他俩起了轻敌之念?……若真如此,简直是愚蠢!”
他乃至都没有特别关注出战的本部兵士,视线一再地落到对面的麴球阵地。
……
麴球没有过多的关注姚阵,在看到姚阵先后总共派出了三千上下的兵卒,配合全线压上的吕阵秦兵,以总计约七千余的兵力,开始了对只有四五千兵士构成的莘迩阵地之合攻以后,他的目光主要集中在了莘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