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定兴县新任守备杨春(2/5)
一询问才知,有大股朝廷兵马来到定兴县城城门前,兵强马壮,气势骇人。
这……,知县钟四达有些发蒙,上司衙门并没有通知有兵马到定兴来,这个情况他有些搞不懂。
钟四达起身,招了身边自己的师爷去调了一二十个民壮,又通知了城中的县丞孙浩、教谕常文远以及典吏左承明等人(注:定兴县主薄于隆庆元年裁汰),一起去看看是何方官军来到了这里。
周大虎静静的在等待着,他不想做一些惊吓老百姓的事。在前世,明末有不少说法,说文尊武卑,武官见文官就低一等,这是十分片面的说法。
在承平时期,或有这些,但在明末战事不断地时候,这种看低武官的极少。这是由现实所决定的。
大明以武立国,对武将有严格的保护和优待,同级的文官和武官发生矛盾,往往是文官受到更重的处罚。
为什么会这样?这也很简单理解。武官一旦出现冤屈变故,发生动乱,其力量和破坏性是文官的不知多少倍。所以朝堂之上不管是皇帝,还是衮衮诸公,都是聪明人,对处置武官都是慎之又慎。
而当今天下大乱,一员能力出众的武将,是各级文官都想纳入自己口袋名单的香饽饽,依仗之,能打胜仗,那这个文官就是知兵之官,上升通道也就打开了,什么出身、资历力都不是障碍了。
定兴知县钟四达等人,都是聪慧之人,这个道理岂能不知?看不见吗,这一年有多少县城被破,多少知县、县丞、教谕等人城破合家而死?
虽然这里临近京畿,比别处相对安全,但是流贼和建虏又不是没来过。
过去能来,今后谁知道呢……?况且饥民增加,寇匪出没,定兴也是不太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