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这手段这个时代的人不曾见过(求月票!)(4/5)
不过从刘备去世后到短短十一年间(223年――234年),魏国就与吴国开战六次,与蜀国开战六次,所以曹魏没能好好发展,始终在国力上拉不开和吴蜀两国的差距。甚至面对吴蜀两国的联手进攻,还显得捉襟见肘,小心应付。
第三阶段、是诸葛亮去世后。
诸葛亮去世以后,魏蜀吴三方基本没有再打过像样的大仗,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再加上魏国先后解决了轲必能(235年)和燕国(239年)的隐患,彻底没有了阻碍发展的绊脚石。
所以,魏国开始飞速发展。原本魏国国力100,蜀汉30,东吴60。但诸葛亮死后,魏国得到了充足的发展机会。
三十年间(234年――263年),使得魏国国力从100暴涨至1000,而彼时的蜀汉虽然也在发育,但国力最多不超过100点,东吴国力不超过300多点,换算成魏国国力100的话,那么蜀汉就只有10,东吴只有30。差距已经大到两国加起来也不是曹魏的对手了!
而北方的燕国和轲必能部被灭后,国力降低为0。
此时,除了魏国自己,再没有人或势力能阻止魏国一统天下了。
若不是魏国249年发生了高平陵之变,之后又经历了淮南三叛,魏国朝堂相互倾轧十几年。蜀、吴两国灭亡的时间还将大大提前。
总的来说,不同的时间段,魏、蜀、吴、燕四国的国力差距是不一样的。
关羽去世前,三国(两外)的国力差距最小,魏国100,蜀汉50,东吴40,柯比能30,燕国10。
天下局势呈现出一超三强一弱的格局。魏国受限于四周都有隐患。而不能安心发育。
关羽死后,刘备又遭遇夷陵大败,使得蜀汉国力锐减至15,诸葛亮当政后,将蜀汉国力恢复至30,此时的鲜卑在轲必能的治理下,国力达到40。后来他多次出兵滋扰魏国边境,打乱了魏国的发展势头,使得各个势力的国力差距一直没有拉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