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筹备(第五更)(5/5)
格局打开一点?
老郭有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影视制作最怕的是什么?
当然是亏本导致资金收不回来!
所以吗,才会被钻了漏洞嘛!
所谓的互联网+电影+金融,就是用众筹的方式募集电影制作资金——就算亏损了,亏得又不是出品方的钱!
很多担保方在你电影项目开拍之前就已经把钱给你了…
互联网?
这个真不是互联网先玩的,是保险公司——国华人寿投连险产品——信托计划四个项目(《小时代3》、《小时代4》、《狼图腾》还有《非法操作》)。
只不过后两个项周期超支…
那怎么办?
互联网接盘呗——阿狸巴巴的娱乐宝接盘的就是《狼图腾》和《非法操作》,吸引了一堆人投钱!
以信托的名义募集了大批资金…
其实这是违规的!
在金融体系里,一般公开募集的产品需要是简单的,标准化,产权清晰的。同时,要求向投资者披露完整的投资信息。
原因在于普通大众不具备复杂的判断能力。
所以,它才会用信托的名义募集嘛!
后来百度眼馋,也做了一个百发有戏…
再后来《叶问3》事件爆发,这帮p都不见了…
这么说吧,原时空,沈长林也觉得互联网+电影是未来大趋势,觉得互联网可以打通观众、用户之间的关卡…
毕竟互联网+是那几年的大势…
连于胖子都说‘传统电影公司都将给“bat”打工’。
但之后阿狸影业、企鹅影业各种折戟沉沙,阿狸有《摆渡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机器之血》;企鹅影业有《少年》、《爵迹》、《爱情公寓(电影版)》、《上海堡垒》…
真那么牛逼,为毛做出来的都是shi呢?
就觉得电影这种东西之所以一百多年都是那批人在玩,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内容产业还是得靠人!
无论观众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观看,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仍然是最本质的诉求。
不可能你控评、锁评,大家就发自内心觉得你拍的是个好东西。
因为大家见过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