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风起(2/5)
赵泰可以看到百姓虽然忙碌,但脸上的笑容却从没有消失过,因为新农具的发行不止改变了以前争分夺秒的耕种现象,更能在种完自家地的同时进行开荒,即使按以前的粮种来种,荒地也能增加不少收成。
那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随着铁矿跟煤的开采逐渐走上正轨,蒲吾这里的炼铁炉每隔一两天都在增加,以此扩大生产规模。
基本上世家在这里买了农具,还有从商行的渠道买农具后所得的利润,都投进了这处铁矿之中。
煤的出现取代了用木炭炼铁,减少了树木的砍伐,但就以煤炼铁后产生的废气,对环境污染比砍树还严重一些。
哪怕在铁矿离蒲吾有十多里地的距离,也能抬头就看到远处的黑烟滚滚。
保护环境这个概念并不是很浓重,甚至是没有。
哪怕赵泰有这个概念,他也改变不了什么,要发展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只有发展起来后才有能力去考虑环境的问题。
不过这种污染对这个世界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甚至直接忽略都没什么问题。
除非是工业时代到来,不然就炼铁产生的这些废气,影响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赵泰在蒲吾停留了一天时间,把这里的变化都看在了眼里,恐怕就这一次春耕过后,蒲吾将成为比常山任何一个县都要繁荣的地方。
近水楼台先得月,真的很讲究运气。
一天后离开蒲吾前往真定,只一离开蒲吾境内,看到的景象又大不同,跟已经开始用铁农具翻地相比,这些地方就跟生活在原始社会一样。
那是天与地的差别,用落后的木制耒耜农具,自然跟铁锄头没法比。
就是在路过的时候,赵泰都能听到百姓人行走间的议论声,那是对铁农具的向往跟羡慕,更是对赵泰的赞不绝口。
唯一抱怨的话就是铁农具的产量问题,让他们迟迟都没法拥有一件,连钱都准备好了都买不到。
到不是不想买,只是除了限购令之外,还有铁农具的售卖范围限定,一个县接一个县的普及,别的县急也没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