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鼓励发明创造(1/5)
封闭管理的黑山内部,每日里机器声不绝。
自赵泰无奈但又始终保持耐心教会潘屹怎么使用机床后,他终于把自己从那种无奈中解脱出来。
而就在这些时间里,针发枪开始试制作,然后是校正,再试制。
那种超过时代的热武器,要造出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即使赵泰已经把参数跟图纸抄来了也一样。
他不知道针发枪什么时候会达到该有的效果,然后开始成批量的生产。
这些都有潘屹他们负责,就算赵泰急也没用,何况他还不急。
针发枪在试生产,而手工打造的枪也没有停下,哪怕产量再少,再怎么费力赵泰都不会叫停,毕竟他秉持的信念是自己有才算是真的有。
尽管针发枪没造出来,但兵工厂的靶场里却枪鸣声不绝,那是赵泰的亲卫在练枪。
他们不止在练枪,还每天在练习各种技巧。
比如后世的负重跑,丛林越野生存,障碍跑这些是一样都没落下。
完全把他们当特种兵来练,是赵泰对亲卫抱有的期望。
这些亲卫原本就是从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身体素质各方面都能称一句百里挑一,又是如此不计成本的把资源砸到他们身上,饭管够,肉管够,最后要是达不到他的心里预期,恐怕赵泰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了。
让亲卫在兵工厂里这样练肯定是不行的,毕竟靶场是属于兵工厂的试场场地,不是训练场地。
更何适的地方应该是军营,独属于黑山军队的军营,也是在出现步枪队后,赵泰特地让人重新建出来的。
一切在与后世热武器军队靠拢,连训练士卒都基本上一样。
这时候民兵训练手册才算是派上了用场,即使上面有地雷,大炮,飞机什么的让人看不懂。
但排兵布阵,使用热武器如何战斗的一些知识却被应用了出来。
他们会是第一批训练出来的士卒,却绝不会是最后一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