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这三家没签(4/5)
这像是原始的刀耕火种,可这还真不是。
在汉朝百姓就已经会使用土肥种地。
连厕所都跟猪圈等牲畜类建筑物相连,也就是连厕圈。
但这个时期用土肥种田地的方法尽管已经有了,最常用的就是厩肥,也就是猪牛马圈里的土肥。
平时往圈里扔杂草乃至是树叶,让牲畜踩踏变湿变烂后取出来堆着,可以用来给农作物当底肥。
此外还有蚕矢、缲蛹汁、骨汁、豆箕、河泥等亦被利用为肥料,这时候的农业种植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落后。
只是想尽了办法,却还是种得多收得少,一方面是因为天气及土地的原因,一方面还是因为种子。
当看到那些百姓要么用耒耜翻地,要么就是以人力拉犁翻地的时候。
赵泰还是叹了口气,因为这怎么看都是落后,可又不得不这么去做。
“国让,你可知在井陉的煤,还有蒲吾的铁矿探得如何了?”
农具用的是木制品,或是骨制品,还是一锹一铲的翻土,赵泰看着都费劲,还极没有效率。
铁制品农具,这是赵泰接下来要下手的目标。
牛马这些牲畜不容易解决,但要是每家每户都有锄头跟镰刀,这种地效率起码能翻两倍。
在金属缺少的朝代,用铁来造农具给百姓用,肯定又会有人认为赵泰发疯。
拿来打造兵器盔甲都不够用,却用来造农具,那不是疯了是什么。
可赵泰偏就要这么干,他有更先进的炼铁技术,更要搞热武器。
那把铁用来造农具给百姓用算得了什么,有热武器的势力会担心铁落到百姓手里,然后被百姓打造成兵器盔甲造反?
别人本身不够用,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在其中,可赵泰不会。
这铁制农具他造定了,百姓要是过得好,农具不会变成武器,过得不好那变成武器只能证明这是应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