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历史的车轮开始走歪(3/5)
垄断,物以稀为贵,全是纸的卖点。
哪怕代理商来自己拿货运输,再把赵泰需要的东西拉过来,是妥妥的降低风险。
可郑琛很清楚,就这冀,幽两州及各郡,泰安这个旗号竖起来就不存在风险,现阶段谁敢惹赵泰?
区区一些运输成本跟人力,跟爆炸的利润比起来算得了什么?
吃干抹净油都不漏出一滴,就是郑琛给出的办法。
不过到赵泰这里他就冒出了一个疑问。
“那么辛苦的在常山郡赚钱,居然还不够花?”
尤阚在旁边不说话,他觉得赵泰好像对自己花钱的本事并不是那么了解。
“尤阚你说说,这钱为什么不够花?”
面对赵泰的问题,他很像让赵泰自己去问王翠,毕竟王翠作为户曹史,户籍,财政这些都归她管。
可尤阚不敢。
“明公,纸张虽然贵也好卖,每天在各县拍卖都能获利数万钱。”
“可明公轻徭薄赋,且规定力役也能拿到对应的钱粮,因常山郡归明公所有,军队士卒,官员的俸禄都由郡府库所出。
现又在各地建学堂,医院,购买各类物资,保证有足够钱粮支撑运转的同时府库能有盈余,这很不容易。”
尤阚的话语声悠悠传来,让赵泰知道了轻徭薄赋的代价,还有他要搞各种建设花费的人力物力有多消耗钱粮。
尽管商行不止经营纸张生意,郑琛还用各种手段从世家豪族手里掏钱。
但钱粮的大头还是来源于纸张,一个县按每天五万钱入账来算,七个县每天就是三十五万钱,也就是三百五十贯钱,这的确很多。
可商行才重新开业多久,纸才卖了几天?满打满算也就六天时间而已。
就这些哪够赵泰这么用,收支不平衡太正常了,也就赵泰没有太过注意,所以概念不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