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人物再升级:翰林(2/5)
因此,周羽只是暗中行动,削弱镇南王的力量。接下来,那就是皇帝的事了。
但让周羽没有想到的是,事态的发展却超过了他的预料……
正常情况下,经过他不停地在外围削弱镇南王的力量,镇南王无奈之下只能提前起兵。
要不然,会越来越被动。
结果倒是如他所料,镇南王的确开始大量调集粮草兵马,一方面想要围剿他,另一方面也是作好了与朝廷开战的准备。
哪知世事难料。
就连镇南王也万万没有想到,他不起兵还好,一起兵方才发现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之前,他最大的倚仗乃是镇守西南的一个大将军,对方麾下有近十万兵马。
再加上镇南王自己的人马,以及暗中招募的人马,加起来差不多有二十余万。
这样的规模足以与朝廷对抗了,毕竟大乾虽有几十万兵马,但大多分散在西北部,鞭长莫及。
况且,朝廷一旦调走了西北的边军,那周边的敌国岂不是趁虚而入?
所以,镇南王颇有自信,就算吃不下整个中原,他也要分庭抗礼,自己创立一个王朝。
结果……那个姓陈的大将军却临阵反戈,掉过头来对付镇南王。
雪上加霜的是,镇南王手下有几个心腹也纷纷背叛,而且还策反了镇南王手下的不少将领,偷偷运走了不少粮草与武器。
如此一来,镇南王计划的二十万大军,最终能调遣的只能区区三四万,而且这三四万兵马中至少有一半是新招不久的,根本没有作战经验。
同时,朝廷又火速调集了几万兵马压境……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镇南王怎么可能有一丝胜算?就算朝廷没有派兵来,仅凭陈大将军的兵马就足以碾压他了。
无奈之下,镇南王只能作困兽之斗,死守滇明府以拖延时间,暗中却在收拾细软,准备带着一批心腹逃走。
但是,他又一次失算了。
以前那些忠于他的手下,看中的无非是荣华富贵。现在,你镇南王都成落水狗了,我们凭什么舍命相陪?
于是,一场惨烈的内讧开始了……
在这场内讧中,镇南王终于死于非命。
而这时候,周羽已经离开了滇黔,返回郭北县,毕竟他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乃是朝廷的事,他不想掺和了。
在得知后续事件之后,周羽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他低估了永和帝。
从现在的结果可以判断,永和帝早就在镇南王身边安插了眼线,包括那个姓陈的大将军,想来也不是临阵倒戈,而是故意被收买的。
当然,这些内幕周羽也只是随意去推测一下,也不关他什么事。自古皇帝内部明争暗斗的事多了去。
比如前世的大明永乐皇帝,本是燕王,受封镇守北部。结果还不是杀回京师,最终当上了皇帝。
不久后,“文道书院”正式投入使用,以前的书馆依然保留,并更名为“启蒙学馆”。
顾名思义,专门针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相当于学前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