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去皮见骨(1/5)
“这叫去皮见骨。攻讦往往从小事开始,引起朝野注意。假以时日,积小事为大事,无关紧要的小节变成了大问题。那些充当马前卒的小人物一旦受到惩处,在舆论上他们就变成受害者,他们的上书自然就成了揭发纠举。”
“叔通啊,而且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人上书,编造的罪名大多数是道德方面的,几乎没有违法违纪的。”
宇文虚中想了想答道:“官家,臣猜测,道德问题非常好编,全凭一张嘴,但是受害者却非常不好澄清。
“对了。司马公的《资治通鉴开篇就说‘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为礼,纪纲也;何为分,君臣是也;何为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在坚持义理的儒生心里,名分、礼教、纲常是朝廷的根据。”
“朝廷要对天下万民作出表率,而皇帝和宰相又是朝廷的表率,这样才能维持名分、礼数和纲常。所以攻讦道德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反倒是最简单又犀利的一招。”
赵似还有几句话闷在心里,没有说出来。
坚持义理的儒生们,觉得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是维持朝廷权威和运作的最优方式——简单易行,性价比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