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狼多肉少(2/5)
秦元清也不由叹了口气,想要治理荒漠化,谈何容易,这不是靠砸钱就可以解决的。毕竟大西北今天的不良局面主要原因是先天的气候条件太差了。
其实想改变大西北的气候,让赤地变良田,让沙漠变水乡,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毕竟大西北之所以先天气候差,之所以雨水来得少,主要就是因为喜马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挡住了北上的印度洋潮湿暖流。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在几年前就有人提出一个方案,那就是凿穿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脉修一条宽几十公里或几百公里的印度洋暖流气流通道。
这个论证工作进行的很详细,还为此提出了好几个方案,从理论上而言是可行的,特别是从克里米亚方向,路线短,投资小,是具备可行性的。
可是这个投资小,也只是相对而言,投资额至少是十万亿级别的,而且那个地方属于南亚的火药桶,巴印在这里爆发了不知道多少次冲突,要是华夏将力量投放在这里,三哥恐怕会立马炸了起来。
所以,短时间内,这种异想天开的事,也就想想而已,根本不具备操作性。
想要改变整个大西北、三北的气候环境,目前来看还是荒漠化治理,包括水土流失治理,提高绿化率,这样以来就可以使得降雨不至于短时间就蒸发掉了,也可以改变三北气候环境。
毕竟在二千年前,这里也是塞外江南,也是郁郁葱葱之地,生存条件没有现在恶劣。之所以现在气候如此恶劣,主要原因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砍伐森林,导致植被大幅度减少,从而使得环境大变。
秦元清了解一下目前研究院所制定的抗旱措施,这里面无非是打井,以满足生活用水所需,以及人工降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