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贰拾贰章 行尧舜道觉斯民(3/5)
便连黄重真都不得不承认,后金前期在军事一道上的执行力,确实还不赖。
军令一出,军旗一挥,“入则为民”的八旗子弟们,便都奔走咆哮,摩拳擦掌,做好了“出则为兵”的准备。
辽河右岸后金军队的调动,蓦然频繁了起来,便连位于浑河北边的辽阳地区,由济尔哈朗所统御的所属旗兵,也都有着频频调动的迹象。
这般迹象,很快被袁崇焕布置在辽河左岸,以及浑河南岸的侦察兵侦知了。
——虽说好多侦察兵都在与后金细作明里暗里的争锋之中牺牲了,但仍有许多成长了起来,便连杨国柱这个悍勇憨直的汉子,都成长为了优秀的侦察守备。
他一边亲自率队继续监视两条辽西大河对面建奴的动向,一边所探听来的军情,向锦州的祖大寿快马飞报。
祖大寿获悉之后,立刻转呈袁崇焕,便连片刻的耽搁都不曾拥有。
因此,袁崇焕虽坐镇距离辽西平原较远的宁远,却仍旧在最快的时间之内,便收到了建奴军的这些异动。
并且立刻便敏锐地推断出,后金很有可能再次挥师南下,与大明争锋。
而关宁军各部在得知这一讯息后,除了担忧在地里长得很有盼头的庄稼,不能及时完成收割外,更多的却是同仇敌忾。
无论是已然有了一丝职业军人化的关宁将士,还是并非第一战斗人员的屯田军户,无不磨刀霍霍,加紧加固防御工事,时刻准备着,迎战后金。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黄重真也收到了来自草衣卫的谍报。
但与袁崇焕的侦察兵所不同的是,那些谍战勇士并非是单纯地将情报送过来就完事儿了,而是加入了自己的分析与推断——后金,将攻大明。
这一推断虽然与袁崇焕给出的结论完全一样,意义却非同一般。
因为这说明,扎根于后金占领区的谍战勇士草衣卫,已然拥有了自我思考的灵魂,而并非是单纯地去执行上峰的命令。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