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

第三百七十章 秦宫议定未来路,接着奏乐接着舞(2/5)

目录

其三, 如今齐国虽灭, 然齐国乃大国也,拥城七十余座,其中各种势力更是盘根错节,赵国此事定忙于收拢齐国,难于分神他顾。即便赵国以河东、河内之兵西进牵制我军,我军依靠大河及函谷防线,当不至有失也。

可若我军再次东出中原,不仅要面对赵军之无敌铁骑,一旦战败,更有被突破防线之危险。故言此时是我东出之最佳时机,而东出之处以南面楚国为上佳。”

面对魏无忌的坦言相告,蒙骜和司马错也是颇感无奈,人家都明明白白告诉你了,他是为了魏国着想,但更是为秦国着想,那还能咋办呢?

关键问题是,两人越听魏无忌的理论还越觉得有道理,毕竟秦国在中原吃过的亏可是太多了!而鄢郢之地被割让出去,却没有达到想要的攻赵的效果,也在无形中刺痛着两位将军的神经——他们也想将鄢郢之地给夺回来。

然而,他们都没有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楚国真的好打吗?!

当然,站在在场诸人的视野来看,楚国还真挺好打的,毕竟无论作为对手(鄢郢之战,包括白起那次和蒙骜那次),还是作为队友(河内之战),楚国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都是聊胜于无。

可是他们忘了,进攻不行不代表防守不行,入侵他国和守卫家乡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全都要归结于楚国的政治制度:近乎分封制。

楚王虽名为王,却是其他诸王大不同。简单来说就是中央集权不够。甚至可以说是与贵族共天下。一旦要打仗了,楚王就颁下王命,让各个贵族们出兵,大点的贵族出个五六千,小的贵族出个千八百,然后就楚王再派一个将军带着王城的大军和乌泱泱贵族大军一齐杀向战场。

但问题是战胜了,楚王虽然会论功行赏,但却往往远不够自己所付出的,尤其是新得的土地,楚王当然不可能将这蛋糕的大部切给手底下的贵族了,否则时日一久,岂不是尾大不掉。

可也正因为这样,可想而知在对外战争中,贵族们往往想的是如何保存自家的实力而不是如何配合楚王打赢战争,这也就导致了再对外作战时楚军的羸弱不堪。

一旦到了对内作战时,那可就不一样了,被入侵领土的贵族自不必说,一定是以死相抗。而在一旁尚未波及的贵族也不是傻子,自然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不说以死相抗,至少也是力所能及地帮助。

这也就导致了战事一旦到了楚国内部就变得相当的艰难,即便是有战神之称的白起也是靠着大自然(水)的力量才拿下了鄢郢之战的,而且其中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也颇为巨大。

而真正历史上,秦国灭楚之战,王翦老将讨要秦国几乎全国的兵力方才灭了楚国,也充分说明了守卫疆土时的楚军战力的恐怖。要知道败于楚国的李信手下的二十万大军,也是刚刚灭了三晋的精锐将士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真是飞翔的河南人号船长啊 精灵:我转生成了百变怪 霍格沃茨疾风传 神棍皇帝平天下 在下野比大雄,有何贵干 穿越诸天名场面 我的师父是魔女 我的电影能抽奖 仙灵劫 斗罗之灭龙魔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