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主动退兵(1/5)
在灰蒙蒙的天空下,狂风鼓起阵阵灰尘,无数战旗在风中狂舞,发出“啪啦啪啦”的声响。
策马驰行在东川军遗留下的军营中,杨错仔细打量着营中的景象。
花敬定这一次撤得非常干脆,四、五万大军在短短一夜的工夫里退得一干二净。
后退时的一应环节也做得相当完善——以东川军的素质,悄无声息地撤退并不算什么难事,但能让杨松的叛军也做的如此隐秘,便不得不让人敬佩了。
此外,花敬定对唐军细作的刺探也做了很不错的防备。
在东川军和叛军撤退了十里路时,斗子山隘上才得到消息。
由于是深夜撤走,又不知花敬定是否会安排埋伏,杨错索性放弃了追击。
西道军方面,立功心切的温腾本来有意出动追击,在梁任的劝说下,他也略有些遗憾地选择了放弃。
第二日一早,两家的联军就下关隘占领了空无一人的东川军军营。
“郡王……”李泌策马赶到我的身旁,“斥候刚刚传来消息——东川军、叛军已经退出了六十多里,但仍未停下脚步,目前似乎正在朝南郑方向急退。”
“奇怪!”检校刑部尚书、朔方军副使路嗣恭在旁捋了捋颔下的花白胡须,疑惑地说道,“即便是害怕我军追击,也没有必要退得如此迅速吧?而且还是退向南郑,难道花敬定不想要巴州了?”
“从人数来看,花敬定虽然损失了霍奎这一支人马,但东川军、梁氏叛军的兵马比我军仍不逊色,照理说,他们应当还有一战之力,如此匆匆的撤退。若不是另有隐情,就是其中有诈!”
同样也陪伴在杨错旁侧的梁任斟酌着说道,“此外,有细作从梁州传回一条消息,但尚未确认真伪!”
李泌不动声色地紧接着说道,“南郑、西县、金牛县一带,有大批山南西道百姓举旗起事,攻破县衙,驱逐东川叛军和梁氏叛军。”
“原来如此!”路嗣恭面露喜色,恍然大悟道,“如果是梁州内部生事,东川叛军和梁氏叛军的后路就将被截。难怪东川军会这般匆忙撤退。他们定然是想以最快速度返回梁州,以平定当地百姓举旗之事。”
“东川叛军和梁氏叛军的主力大军先前一直滞留在斗子山隘,汉中和利州腹地的驻留兵马数量有限,如此一来。百姓举旗未必不能成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