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万万不能(3/5)
最初大家很挺抵制这种楼房的,称为水泥棺材,毕竟姆瓦萨亚的传统居住空间是石木砖瓦,最高也就五层楼的木楼,一座城市里也就那么几座。
但百年战争打下来,所有城市都被空袭了个遍,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也就接受了海德哈恩楼。这种最少六层楼高,一看到就是一大片的水泥丛林新式居民小区大院,成为了现代都市的标志物。
卡德拉西亚在大后方农业地区,随着战争进行,一些大量轻工业迁移了过来,把原本算是镇子的卡德拉西亚发展了工业城市,有经历过几次轰炸,但由于并非攻击方向,一边轰炸目标是工厂跟铁路线,城市建筑可以称得上全部完好,留存着从古至今城镇变迁各个时期的全部建筑样式。
新式的海德哈恩楼由于崭新、整洁、干净、舒适、采光通透,现代化程度高,有自来水管、电线、抽水马桶、下水管道、垃圾通道、独立厨房,最开始属于“干部楼”,只给高干居住,一般市民都居住在原来的旧大院里,卡妃直到7、8岁前还住在土墙灰瓦房里。
后来由于城市规模不断发展扩大,工厂开始在新城区自行建设海德哈恩楼,为自己工人的住房,卡妃的父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分到了现在的房子,就离开卡妃母亲亲戚家的旧院子……
至于伊莱克弗当上干部,成为车间主任那都是后话了。
总之卡妃的家庭算是很不错的了,像涅丝她一大家子人,居住在集体公社里,只有两间房,分别分配给涅丝父母的,现在是父母住一间,另外一间给涅丝好几个兄弟姐妹都挤在一起住,而这一间屋子只有卡妃卧室大小。卡妃去玩过一次,屋子里搭三层床铺,外加阁楼才能住得下她兄妹们。
集体公社楼一般只有三层,有点向学校教室,一条长长的走廊连接着一间间方块房间,当然每间房的空间,不可能有教室那么大,一般最多只有教室的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面积。每层楼有四个公共卫生间,一个公共厨房,每层十二户,所以平均三户共用一个卫生间,十二户用一个厨房。
卡妃就一直觉得涅丝的厨房好玩,像个小食堂一样挺大的,中间一扇双开大门出入,四个角落四个煤炭、柴火灶台,墙边一排带锁的食物储存柜,中间六张方桌子,大家一起吃饭热热闹闹。那天是同楼层这个季度的轮流下厨活动星期,轮到涅丝家了,她父母加班不在,涅丝就求卡妃来帮忙一起下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