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主角登场(2/5)
但总体上来讲,核聚变能量的方式效率太低,虽然比起远古化学能火箭引擎的效率那是翻了天文数字级的倍数,但人类要想跨过“爱因斯坦光速门槛”,就需要更高的效率,需要“凭空”获取更多能量的方式。
于是反物质进入人类的视野,湮灭反应开始成为人类的希望,虽然其依然必须服从ec,服从广义相对论时空几何坐标系位移方式,但不用跟火箭需要自己背着染料那样,自己背着核聚变原料,一边飞一边烧了——
“哈哈镜”的对面在哪里?它无处不在,它是摸不着的额外维度,人类只需要打一口通往镜子对面的“井”,就可以源源不断获取湮灭引擎所需的一半原料了,而这口井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可以开在任意位置,跟“聚宝盆”一样,无论放在地上,桌子上,还是凌空用手端正,这口井只要在正物质世界里,就能源源不断“打上”反物质来。
另一半正物质染料,随便开采点太空岩,或者光靠收集宇宙高能粒子,“真空不空”就足以补全。如此这般,就实现了染料上完全的自给自足,自我生产,不用烧自己的本身就能获得动能,某种意义上的“永动机”,拥有无尽的能源,飞遍宇宙。
然而其并不是永动机,除了依然服从热力学定理,运动就得做功,就会有损耗外,还有一个代价,那就是宇宙熵增。具体表现为“打井”太空区域宇宙时空膨胀加速,不尽快离开,刚刚获取的“永动动能”就将跟不上宇宙膨胀速度,就会出现“星际迷航”、“沉船”现象。
而这种“加速膨胀”,就是所谓的“反物质引擎运行波动”,以此为依据能准确侦测到飞船所在,就跟如今靠“折跃波动”来侦测飞船的折跃动静一样。
至于现在使用的对变引擎,那就另外一套理论,工程思路的产物,是银河系人类终于征服这个可观测宇宙,登上宇宙文明舞台的霸主之证。
反物质只不过是银河系人类,一路走到现在的一块砖而已,跟这条文明之路上的亿万块其它前砖,没有两样,被踩烂嚼碎完全理解玩透了的一块前砖,没有任何神秘,看现象就能知道本质——
某个势力老技术新突破,“反物质深井”进一步微型化、可控化,突破了正物质内部植入的瓶颈,百殇体内的反物质磁单极本体是一口反物质深井——
第七招出现。
明明被纠缠牵制住,大量正物质、能量瞬间被消耗殆尽、吹散的局部空间内,无法利用湮灭能量位移,同样的原因,瞬闪失效,眼看就必须硬抗“一串三刀剪”,不死也重伤的百殇,双眼突然放射出纯白的白光,全波段都包含的刺目光芒,从他两眼中,探照灯般直射而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