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二次伦敦协定(2/5)
聂谢尔洛夫点头赞许,不亏是兄弟国家。
基佐笑了笑,姜果然是老的辣。抓住末日方舟会源自英国,煽动叛乱的是英国圣公会的牧师,屠杀欧洲同胞这三点,英国人要么赔钱息事宁人,要么大家很愿意为英国人正正“名”。
费尔·恰克则是继续躲在角落里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他可不想继续得罪英国人或者法国人。在他心里别说要赔偿,只要不让他赔钱就谢天谢地了。
万一像上次在圣彼得堡时那样,被人发现埃及也是奥斯曼的属国可就不好了。
但于此同时,整个会场内的外交家们都认定了梅特涅这个幕后黑手。
只是这一次罗伯特·皮尔没有那样做,毕竟五大列强中有四国已经站到了一边,大局已定。英国没理由继续得罪奥斯曼帝国,毛熊要冲出黑海必然要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更何况舆论这东西还是很可怕的,美国人一定会利用这次机会大力抹黑英国人,以防止英国人进军美洲。
如果欧洲大陆列强再掺和进来,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权威和形象势必大打折扣。
要知道英国人花了几百年时间,才扭转了英国人的海盗形象,成为现在的英国绅士。
英国人只能捏着鼻子,往下灌。
关于赔偿。
聂谢尔洛夫首先提出,俄国有一支满载财宝的商队,在前往亚历山大港的路上被人劫持,有25人被杀,价值300万卢布的财物丢失(约合33.33万英镑)。
罗伯特·皮尔很清楚聂谢尔洛夫在胡说八道,他只是想继续和英国纠缠下去,但罗伯特·皮尔不想再在这件事上纠缠下去,于是爽快地签了一份赔偿协议让他闭嘴。
看到这样也可以,瑟韦尔勋爵(普鲁士外交大臣)不禁跃跃欲试。毕竟钱这东西再多也不嫌扎手,更何况那可是王室的货物(椰枣)。
“我国的货物中有大量威廉亲王的个人收藏,以及具有巨大历史价值的艺术品....这可是全人类的巨大损失,我国要求赔偿20万英镑!”
威廉亲王又称炮弹亲王,威廉四世的弟弟,俾斯麦的恩主,在凡尔赛宫加冕的德意志帝国的皇帝。
当然他此时只是一个准备花2万盾买椰枣,好让军官们都能吃上椰枣的逗比。
罗伯特·皮尔大笔一挥,就在协议书上签了字。只是他注意到协议书上有涂抹过的痕迹,那两个0好像是后加上去的。
但无所谓了,反正立刻就会盖章封存,也不怕普鲁士人再做手脚,还有一点,那就是财大气粗的英国并不差这点封口费。
相比喊口号的前两者,奥地利的外交官们就专业得多了。关于损失的财物、人员、以及处理费用,全部都罗列清晰。
只不过这样一来更让罗伯特·皮尔觉得,奥地利人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