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五 皇太子赵昚(3/5)
于是赵构点头答应了这个策略,决定在私下里秘密进行皇太子的挑选。
说是挑选,实际上就是二选一。
早些年赵构遍寻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标准是幼童,不要成年的,因为成年的不好教育。
多方寻找之下,找到了不少赵匡胤的后代,经过严格教育和筛选之后,最后留下两个,都是赵匡胤的七世孙。
两人一个赐名赵瑷,一个赐名赵琢,都被赵构给予了皇子的身份,算是赵构的养子。
这两个孩子经过了严格的教育,长成后都有不错的才能,现在均已年过三十,各自有各自的王位和官位,就等着赵构做出最后的选择。
赵构对此却举棋不定。
赵瑷在才能上更优秀一点,但是长得瘦瘦高高的,不像是有帝王相的样子。
赵琢长得胖胖的,很有福气,赵构更喜欢他的面相,可是他的才能略逊一筹,做事有点慢。
为了做出最后的选择,赵构喊来了他非常信任的亲信官员、国子博士史浩,向他寻求方法。
史浩做官比较晚,不过年龄和赵构相仿,为人比较沉稳,办事老练,处事态度很受赵构的欣赏,所以赵构素来比较亲近史浩,在皇子的教育问题上也比较听从史浩的建议。
史浩从赵构这里得知了赵构面临的困境和他的决定,想了想,就给赵构提了两个建议。
“陛下需要的继承人,应当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正直不容动摇的心性,并且可以管束自己的行为,不会因为做了皇帝就嚣张跋扈,这样的皇帝才是可以统领国家的皇帝。”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