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第二份礼物(3/5)
从刚才的事情来看,自己是成功了,刚才自家娘子的变化,不光是身体上的,更多是精神上的。
其实对于王家的算计,他大概也有了猜测,应该喝王道远有关,毕竟上次在盛家。
那王老太太无缘无故的,怎么就提起了王道远呢?毕竟虽然都是太原王氏一脉,可早都出了五服了,所以这其中必然有猫腻。
既然已经猜到了是王道远,那接下来等消息就好了,若是真的要算计自己。
那他一定会来京城,就看看这王道远,会不会来京城了,若是来了,那局势就明朗了。
袁文殊有种感觉,他觉得这次不一定是坏事,所以他并没有,想要把这件事情告诉秦国公的想法。
或者说,他觉得时机好不对,又或者,这根本就是他找的借口,他从心里,就不愿秦国公知道这件事情。
袁文殊还是那个,心性凉薄的袁文殊,这一点不是明兰就能改变的,本性如此。
如今自家夫人也找到事情做了,自己也该去大营看看了,看看这帮小子有没有偷懒。
所以整理了一番后,袁文殊就直奔西郊大营去了,而此时的御书房内,承兴帝正在看着奏章。
谷悷/span而其中有一份,正是关于王道远的,就是内阁拟定的,调任王道远为顺天府丞的奏章。
风雨在起,这京城风风雨雨,从无休止。
承兴帝看着手里的奏章,心下有些不安,这不安来源于,之前绣衣卫送来的消息。
封地在北方的几个王爷,都有些蠢蠢欲动,这很不正常,因为之前经过大娘娘坐镇朝堂。
这天下已经初步稳定了,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那些王爷,确认他们是不是安分,是承兴帝之前最重视的事情。
本来已经确定没什么事情了,承兴帝这才开始动手夺回玉玺,可没想到现在又起了波澜。
承兴帝一度怀疑,是大娘娘暗中派人,联络的那几个王爷,可从绣衣卫传回来的后续消息看,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这几个王爷背后另有他人支持,而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这幕后之人,都指向了一个家族,清河崔氏。
这是一个有过辉煌历史的家族,前朝经过两次大叛乱后,民生凋敝,又经过群雄逐鹿之后,当年赫赫有名的五姓七望,已经没落了。
现存的就只剩下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加上这个清河崔氏,仅剩三家了,其他各家要么毁于战乱,要么寂寂无名。
这剩下的三家中,又以荥阳郑氏最为有名,郑家当年下注成功,一眼就相中了起于微末的太祖,并将嫡女嫁于太祖为妻,只可惜这崔氏年岁不长,早早殒了,只留下一位公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