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魏春

第六二五章 打得一拳开,免的百拳来(2/5)

目录

但也更未料到,却因此举而使这些人对朝廷生了埋怨,更对李承志生出了兔死狐悲之感:就如李承志,越是忠君体国,碧血丹心,越是有大功于社稷,反而越是受太后与元氏猜忌,是以何不韬光养晦,韫匵藏珠?

至少不用被逼的假死逃循,愤然起兵……

对此元澄心知肚明,但元氏还要坐稳这江山,还要用这些人,或是其族人、子弟、门徒等治理这天下万民,总不可能尽皆杀了了事。

也就只能亡羊补牢,百般优容,试图暖一暖还未凉透的人心。

便如李宪,既不愿领兵,又值崔光陷落西海,尚书丞久悬之际,太后便命他暂代,另加侍中之职。

又恩赐他二子萌补,起家元士(类给事)。但如今看来却收效甚微?

不然以李宪之圆滑,至少也该附和自己,骂李承志几句,而不是一句“殿下所言甚是”就敷衍了事。

人心散了……

元澄怅然一叹,走下山头:“罢了,看多了也无甚新意,起程吧……”

麾下遵令,连忙搬来马凳,侍候着二人登车。李宪扶了扶老腰,稍一犹豫,又让麾下拿来了一方毛毡。

登车之际,看了看一望无际的草原,李宪心中暗暗叫苦:都怪元澄,放着好好的正道不走,非要绕个大弯,足足多了五六百里路?

稍一转念,他又埋怨起了李承志:若非予陈仓一战大败于李承志,使吐谷浑汗王伏连筹如惊弓之鸟一般弃了旧都树墩城,举部西迁至近两千里外的伏罗川,如今早已到了。

如此倒也罢了,若是入枹罕后便循大河(黄河)先至莫何川(吐谷浑大城),再至伏罗川也就将将千里。是元澄突发奇想,称要循吐谷浑边境觊觎河西之军情,是以使团只能沿祁连山南麓行进,足足要多走五六百里。

而如今,将将行至祁连山中段,往南不足百里便是盐湖(青海湖)。往东北三百里外,便是武威郡,中间就只隔着一座祁连山。若是往北,不到四百里外则是张掖郡城。

若依常理,元澄计谋也算合情合理。毕竟与西海大战在即,趁机一探敌军虚实并不意外。

但错就错在,他低估了李承志警惕性。

前几日刚入吐谷浑,元澄便遣派斥候翻过祁连山窥探,甚至一度探至武威城下,很是顺利。

而从昨日开始,便有斥候连接失联,至今日早间,派出的百余骑回来的竟未过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从津门第一开始 深渊里的修骑士 五行修仙记 我有一枚两界印 快穿目标干掉主神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高达SEED之最后的归宿 霍格沃兹召唤图鉴 美漫之融合 明末:我行我上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