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三章(4/5)
“有何不敢的?”
李承志悠悠一叹,“比这更大胆的事情,你不也照样做过了?”
他的语气极为轻柔,面色也很是平和,但听到李松耳中,却如晴天霹雳。
如铁塔般的身躯猛的一震,只觉一瞬间,全身的力气仿佛都已被抽空,李松不由自主的就跪了下来。
李承志再未斥他腿软,只因他知道,不是李松想跪,而是已然站不住了。
“仆……难辞其咎……”
李松更咽着,眼泪就如洪水断堤一般流了下来。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一次贪心之举,竟给李承志惹来的天一般大的祸患?
若非他急攻冒进,灭了杜仑部,世人焉知西海竟藏有如此雄兵?
便是此次,李松将神罚一般的雷器显于世间,使元英与高肇直接将西海遗部与李承志联系了起来。
若不然,何来高肇的祸水东引,何来元英的当街行刺,何来太后、朝中诸公,并高肇步步紧逼?
若非李承志运气好,若非李睿舍命相救,哪还有如今活蹦乱跳的李承志?
若非李承志运筹帷幄,费尽心机,逼得高肇不得不反,逼得朝廷不得不做罢派重兵巡查西境的计划,如今的李氏部曲并近十万户子民已然疲于奔命,流亡于浚稽山之北。
接到李承志遇刺、并朝廷欲派重兵巡查西海的消息时,他才知一时莽撞差点害死李承志,更差点使李氏苦心积虑经营两年的基业毁于一旦。
而如今,李松更知李承志为何不让他再掌军权。
看李亮、李时等人对他的态度就知道了,只那一次,他已威信尽失。若再赖着军权不放,只会适得其反,引起军中内讧。
这近一年来,李松不止一次动过自裁谢罪的念头。但每次蠢蠢欲动之时,都会想到李彰、李显。
若郎君不信他,只是在假仁假义,就不会令李显掌部营,更不会令李彰独掌李氏最为机密的火器营。
之所以留他性命,便是想让他赎罪,并警醒他人……
“仆……仆此来,只求郎君,允仆辞去卫帅之职,只负民务既可!”
“哈哈……我还以为你便是不会寻死觅活,也定会请罪辞职,解甲归田……还算不错,没蠢到家!”
李松重重的一头磕了下去:“仆深知罪孽深重,便是死一万次也难赎罪责。只有以苟残之性命,报郎君之恩……但大郎(李始良)严令,仆不得不遵从,只能行权宜之计……”
他说的含糊,但李承志早有预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