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二章 师出无名(2/5)
没敢让李韶多等,也就一刻,李承志便草草洗罢,让李聪帮着他宽衣着甲。
普通的明光兜鍪,带着面甲,是以旁人至多也就能看到他的两只眼镜。
且李韶特地交待,服侍之人皆是内宅亲信,消息相对闭塞,故而便是李承志不染发、不遮面,也无人将他与举世闻名的李国公联系到一起。
分别还不足一年,再见李韶之时,好似又老了不少。
李承志长身玉立,拱手揖道:“让世叔久候了!”
“无妨!”
李韶手一挥,李修与之前在城上候迎李承志的心腹便端上了吃食。李孝先与李聪抢先吃了两口,立在门外警戒。
可见李韶之慎重,怕走漏消息,连身畔之亲信都不敢多让知道。
“高肇为何反的……如此猝然?”
猝然?
李承志端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
前因后果,他已先一步遣心腹予李韶知会过,李韶自然知道,并非高肇已然觉得时机成熟,而是被李承志逼的不得不反。
李韶问的是,高肇何来的如此实力?
短短时日内,自黄河以北,关中以东之十十州并六镇,除相、齐、齐等寥寥数州外,皆是突然之间便烽烟四起,反旗遍地。
乍一眼看去,如今大魏之天下已有过半已入逆贼之手。与前年冬元怀、于忠之叛乱相比,有如萤虫与日月之别。
李承志嚼了嚼嘴里的肉筋,又喝了口热汤,一咽下才不急不徐的回道:“元怀与于忠是猝然起事,而高肇却足足布局近两年,是以不可同日而言。再者,并非如表相一般,凡生乱之州,皆为附逆。只因恰逢际会,阴差阳错罢了!”
布局近两年?
李韶眉毛微挑:“何解?”
李承志举筷指了指盘中的面饼:“世叔可曾记得,前年仲夏至秋节,六镇缺粮之事?”
李韶自然是有印象的。
因武川、沃野大旱,皇帝令诸部筹粮赈济,为些还曾引发朝廷钱慌,皇帝不得已,令宫中禁弦撤乐,禁食肉食。
元恪欲逼高肇禁佛,以此缓解钱慌而不可得,之后才有李承志见缝插针,以销制冰,解了高肇的燃眉之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