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魏春

第五三九章 柔然退兵,高肇归京(2/5)

目录

孤疑之际,她也曾予私下问过元英与元澄。

这二者皆老于事故,能洞察人心,是以论断应极有道理。

二人均称,李承志只是少年秉性,心高气傲,受不得半点委屈。又因大胜,风头一时无两,是以血气更甚。就如初生牛犊,不知人间险恶,行事只凭喜好,荤素不忌。

但正因如此,其必然心浮气燥,待冷落些时日,稍稍示以恩惠,必会回心转意。

元英更是断定,如今的李氏已然举族迁往京城,若真要将他降爵,莫说世家门阀,李氏连豪强不算,只能沦为庶族,寒民。故而李承志绝无传言那般风轻云淡,视权柄为粪土。

但今日她礼贤下士,主动示好,李承志却依旧元动于衷,又是何道理?

心是恼恨不已,却又百思不得其解。不知不觉间,高英又怀疑起元英与元澄的用心来:莫不是因孤与他有私情之故,不愿李承志重列朝堂?

那李承志呢,真就能超凡脱欲,无欲无求?

“郎君,若是真惹恼了太后,她若像以前……以前那般如何是好?”

以前的高英为哪般?

自然是嚣张跋扈,行事无忌,蛮不讲理。

高文君这是怕高英恼羞成怒,一刀将他给喀嚓了。

哪有那么容易?

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想杀谁就杀谁,何况高英只是临朝称制的太后,更有八辅与其相辅相衡。

常言无欲则刚,阴恨无常如元恪,遇上李景真这种动不动就跟他吵的面红脖子粗的臣子、或是李神俊这种阴阳怪气,极尽讽刺挖苦之能的臣子,也只是撵出朝堂,或到秘书修书,或撵至北镇吹风了事,以求眼不见心不凡。

而如今天下皆知,本就是朝廷失了大义,李承志不得不委屈求全。是以别说恼羞成怒杀了他,若真夺了他的爵、收的他的铁契,高英与朝廷当即就能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高英再糊涂,也不会做这种自掘根基,自挖墙角的事情的。

便是她想干,真当八辅是吃素的?

高文君一点就透,顿时放下了大半个心。

亦步亦趋的跟出宫城,她终时没忍住,又小声问道:“连……连父亲(元嘉)都称,司空绝无……嗯,绝无那个心思。那郎君……郎君又为何固执己见?”

固执己见?

你还不如说我为何纠缠不休,死揪着高肇不放,非要诬他个造反的罪名?

也莫说元嘉了,但凡听到些风声之人,莫不是如此以为:高肇没有造反的动机,更无造反的能力。

这就是高肇的高明之处,近似阳谋:你李承志明明知道我在做什么,却百口莫辩!

因为就算李承志说出高肇的底气在哪里,也无人会信。

无它,只是因为高英,元英皆不信李承志天人神授、未卜先知的传言,高肇却深信不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从津门第一开始 深渊里的修骑士 五行修仙记 我有一枚两界印 快穿目标干掉主神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高达SEED之最后的归宿 霍格沃兹召唤图鉴 美漫之融合 明末:我行我上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