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七章 劝战(4/5)
但如今,他虽依旧不敢置信,但一提李承志,比于忠好不到哪里去。
罢了……
“既然南帝拜你为副帅,助其领军,自该由你提醒昌义之。如何战,何时战,自然由你等商定……
但某以为:如果要战,应宜早不宜迟,至少也该在李承志回援之前,剁其一条臂膀。毕竟李韶并无天雷与诸般火器可倚仗,昌义之若与之接战,至少不会如伏罗一般,甫一接敌就会被吓破胆……
如今李承志尚在秦州,距此足有三百里之遥,便是急行,也需两三日才到。而最迟午后,伏罗便会率两万余精骑赶至陈仓。届时我等便是步、骑俱备,兵力足有十五万之众,且多为精锐之师。故而明日开战应为最佳……”
元丽稍稍一顿,眼中利芒隐现,脸色逾发肃然:“我若是你,就会劝昌义之与伏罗,最迟明日天明便大军尽出,拼尽全力急攻李韶。到时岐州一失,偌大的关中岂不任我等驰骋?李承志便是有雷器之利,但他又长了几条腿,能分多少次兵?
到那时,我等与高平、薄骨律遥相呼应,泾州的奚康生、夏州的高猛定会不战自乱。若再由丑奴出兵牵制六镇,南朝佯攻两淮,朝延必然惊慌失措,四处调兵。
届时,那些收了你重礼、与你暗中盟约起事之辈必然不会再行观望。这天下,必将烽烟四起……也只有那时,才是你我大展拳脚之时。故而,还望你兼权尚计,早做决断……”
元丽言词肯切,且斩钉截铁,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如在于忠耳边敲响了巨钟,震的他心神激荡。
陆延败了,丢了沃野……
窦领也败了,甚至已被灭族……
伏罗虽只小败一场,折损不大,但如今也已闻“李”色变……
元继败的最惨,死无全尸……
于氏世代领军,自少年时于忠便随父祖南征北战,如今已近五旬,逾三十年间经历了多少阵战连他自己都已数不清。
故而只看已方这连战连败,无论何人,均非李承志一合之敌,便知元丽所言非虚。
所以便是他嘴再硬,再如何不敢置信,但于忠心如明镜:元丽绝不会诓骗予他。此时说的每一句,这些急报上所载的每一桩,都必为事实。
他焉能不知元丽此番定已深思熟虑,才会如此建言。也正如元丽所言,如今只有破釜沉舟,予李承志至汧阴之前拼尽全力一搏,才能扭转全局,搏出一线成功的希望。
但问题是,他非主帅。又该如何能劝得动昌义之?
于忠又急又惧,只觉喉间被塞了一块破布,心中纵有千般苦楚,却不知如何出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