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一章(2/5)
但只是稍倾,他脸色又微微一变:好端端的,李承志又去了何处?
答案显而易见:定是秦州突现吐谷浑骑兵,让李承志乱了阵脚,惊疑之下,又跑到了西线。
若是再等南梁大军突出秦岭,你怕不是更加六神无主?
某看你到时又会如何应对?
元丽心中畅想着,脸上不由的露出了一丝狞笑。
其实元丽只猜对了一半:李承志确实要走,但也就才准备启程。
元鸷的三营虎骑已先行一步,东天未白之际就已出营,想必此时已至陇县大震关,马上就要过陇山了。
塘骑自有章程,既便未有异常,每日也至少三报,分别为早中晚。而只要一千白甲旧部没有死绝,张信义定是不会错漏的。
所以李承志才有意延后,慢了一些。目的便是想依据张信义的探报来推断南军是否与吐谷浑是同时出军。
果不其然,太阳刚露出头,便有数骑自东而来,吹着铜哨马不停蹄的进了中寨。
“属下等予昨日天明时分过斜峪关入褒斜道,而后张军主依大帅之令,令塘骑逐队散开,大部沿谷道向南,余部依小道入山,向东西延伸。至黄昏前锋信报传至我后队时,并无异常……”
此时报来的已是昨日近夜之时的信息,看似一切如常,但李承志直觉之中总有些不安。
太过正常,才是最大的异常……
若是这南梁与吐谷浑之间未互通信息,未狼狈为奸,打死李承志也不信。
但他没有三头六臂,做不到面面俱到,也就只能希望南军稍来晚一些。
也不是怕自己此次西去打不赢吐谷浑,更不是怕李韶短时间内抵不住南军,李承志最担心的,是朝廷一听吐谷浑和南朝合兵来攻的消息,一时惶急会乱了阵脚。
而且李承志一点都不怀疑,这种情况九成九会发生。
究其根缘,还是因为元恪留下的烂摊子太大。
元恪继位这十年,所做所为用一个字就业能概括:急!
所以留下的窟窿不但大,而且多,一点都不逊色于太武帝。
如今新帝年幼,朝中更无如拓跋浚、冯太后这样的好补锅匠、且英明神武的主心骨,故而一逢数十年未有之乱局,绝对会乱成一锅粥。
接下来,十之八九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更甚至是拆东墙补西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