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根据地(3/5)
李承志止不住心发凉:荒成这样,白甲军得猥琐发育多少年,才能有争霸天下的资本?
估计到虫孙辈都够呛……
循逃也罢,循往河西也罢,全都是临时起意,李承志想找个人请教都没机会。
李松倒是提说过河西道人少,问他有多少,李松也没个具体数字,只说至多也就是关中道两三成。
两三成?
关中五州光是明户就有近两百万口,河西便是只有两三成,再加上隐户,也有七八十万了。
够了……
张敬之倒是暗示过他河西人少,但那都是李松遁走之后了。
李承志也更没想到过,能少成这样?
整个河西的人口加起来,竟还没有泾州的一半多?
路过金城郡的时候,李承志才知道,眼下的河西道,三郡一镇的人口加起来竟还不足二十万?
最可怜的就是威武。
威武原本领十县,但如今八县已空,只余两县:武威县领县二,姑臧户三百四十,魏安县户三百七十九,合三千一百六十三口。
这是三年前朝廷统计的官方数据,哪怕将隐户翻上一翻,也不足五千口……
张掖稍好一些,人口堪堪过万。
酒泉也没好到哪里去,也就万把人。
因循汉例,魏制:丁口不足万者,县官不得称“令”。
所以这三郡的县官,全部都称“县长”……
剩下的近十七万,全都聚居在敦煌。
也是因为敦煌是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商业极其发达。再加有军镇驻守,社会较安定。
如果非要举例,就如后世的深圳……
之所以造成如今这般千万不见人烟之景,主因是自新莽之后到晋末,河西基本上就没休生养息过。
特别是三国时期,人口骤减,与汉昭帝时相比,几乎十不存一。
之后百多,也就是五胡乱华时期,河西相对安定,在前凉张氏和西凉李氏近百年的治理下,河西又繁盛了起来,人口近达百万。
之后又开始打仗,但死了多少不说,先看看抢走了多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