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嘉定作坊(中)(4/5)
没有法子,这个时候没有温度计,完全依靠老师傅来掌握火候。
他们通过长期摸索,有整套经验,凭着手感就知道火候如何。
唐毅记录了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对这个非常感兴趣,问道:“这个最佳火候与温度多少才适合?”
赵平打量他一眼,这个本来是秘密,一般是不会公开。但是他是主簿,还是要说说。
赵平想了想说道:“这个温度与人体差不多。”
其实发酵是一种酵母细菌,它最适合温度也是三十六度,与人体温度差不多。
不过,由于每人感觉不一样,所以要掌握这个火候,必须要有丰富经验才行。
这些掌握火候的关键环节,都是赵家庄酒坊的人。
其它想学,可能很长时间难以学会,特别是高温季节不然就会烧死细菌,发酵当然失败。
当然,发酵的原理是什么,赵平绝对不会告诉他们。
其实告诉他们也不明白,什么是细菌,众人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酒作坊在左边,是长达三十丈的一排建筑。
制作的过程就是从头到尾一条线,从原料、挑选、清洗、粉碎、煮熟、摊凉、发酵、蒸馏、冷却、出酒、贮存一条线。
赵平在前面带头,亲自针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解说。
唐毅是主簿,出于职业习惯,掏出笔记进行记录,并且针对陆伟介绍进行比较。
到了最后的出酒车间,老远就闻到浓烈的酒香,一些对酒过敏的人甚至忍不住捂住鼻子嘴巴。
而那些好酒之人则大喊过瘾,不停用鼻子嗅。
王惟忠及王坚虽然上次醉倒,但是依然没有吸取教训,迫不及待向出酒车间走去。
这里有一个大门,里面有几个匠人,见到小郎君招呼一声,随即就仔细打量出酒情况。
匠人都是以能够在这里做活而自豪,因为他不是在酿酒,而是制作琼浆玉液。
呸,外面那些有米饭的也叫酒,那是醪糟好不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