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节 第二方案(2/5)
杨继洲默默的退到一旁,心中却是有些不平。不管怎么说他也算是两朝元老了,如今刘轲却没有召集六部大臣,而是只宣召了两位年轻臣子。看来,他们这些老臣在刘轲的心目之中,根本无法与耿占秋林奇相提并论。
刘轲渐渐的冷静下来,看着杨继洲问道,“杨大人,这件事你怎么看?是唐川想借着议和蒙骗我大军,还是~真的另有内情?”
杨继洲深吸了一口气,“陛下,臣刚看到急奏之时也是震怒不已,但仔细一想,恐怕还真是另有隐情。如今那唐川刚改朝易帜,连朝臣都还没有备齐,万般头绪都在混乱之中,恐怕最想议和的就是他了。既然这样,唐川若是胆敢借此机会偷袭我大安兵马,岂不知主动破灭了议和。更何况,大辛国的宰相孟托亲自担任议和大臣,也彰显唐川求和之迫切。所以臣以为~应该是北辛司徒汉义之残余想从中破坏,但是~。”说到这,杨继洲停了下来。
刘轲一愣,“杨爱卿有话不妨直言。”
杨继洲一抱拳,“那臣就斗胆说说自己的想法。陛下,臣身为兵部尚书,觉得~国公大人在兵法布局上有些问题。身在敌国,即便是休兵之期,身为三军元帅也要考虑到一切的敌情突变。”
“微臣以为,这一次的损失不该全部有方将军担责,元帅大人与其他主将都有一定的责任。按照兵法布局来看,沈剑锋与闫吉山所部都压在面对玉川城一侧,而负责后方联络的中军大营主将李占锡将军,却没有前去营救,而是调派前营绕行营救,耽搁时间不说恐怕也是损失巨大原因之一。当然,这只是臣根据上报的布阵表推断而已,具体状况还需详细战报。”
刘轲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他虽然不懂兵法,但也知道杨继洲分析的在理。大军受损主帅当然要担当一定的责任,刘轲越发觉得外公李智确实不是唐川的对手。这一战继续打下去的话,大安兵马也未必能全身而退。除非他能狠下心来再次把林奇派过去,但是驱虎撵狼,猛虎更加难以驾驭。
就在君臣二人说话之际,林奇与耿占秋几乎同时来到了御书房。林奇入住的皇家驿站就在皇宫边上,而耿占秋正好在监天院,所以两人很快来到了御书房。
“臣林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